●爭議詩人趙麗華發微博稱:友人咳出肺癌組織,不治療只打坐曬太陽創造了奇跡
●專家稱:咳出腫瘤不罕見,心理、運動等療法不能取代規范治療
傳言鑒定
患肺癌四年半,不手術,不化療,每天練功,吃素,曬太陽,每天咳嗽一會兒,終于將癌腫塊分解物分五次咳出!你信嗎?
近日,因“梨花體”詩歌而聞名網絡的詩人趙麗華在微博上曬出朋友的治療心得,稱之為“奇跡”,并稱身邊的癌癥患者手術后基本活不過一年。這一說法頓時引起網友熱議。
腫瘤專家指出,肺癌病人劇烈咳嗽時咳出壞死的癌組織,在臨床上并不少見,但不代表腫瘤被治愈。近年來,心理、運動療法被證實對腫瘤治療有一定積極作用,但絕不意味著癌癥治療可以拋棄規范療法,劍走偏鋒。
微博傳言:
打坐、吃素、咳嗽
大腫塊變成小腫塊
被網友稱為“梨花教主”的爭議詩人趙麗華又一次引爆網絡。她連發兩條微博,介紹患肺癌四年半的女友咳出腫瘤的心得,不到兩天即被轉發過萬次。
@趙麗華:“可愛的麗華,今天,2012.10.28下午5時35分,吐出2.3X0.8X0.8的壞死組織。永遠感謝你的關心!在觀察著,吐血不多。傷口好些去拍片,但愿是最后的。”這是患肺癌女友剛剛發給我的短信!她肺癌四年半,不手術,不化療,每天練功,吃素,曬太陽,每天咳嗽一會兒,終于將癌腫塊分解物分五次咳出!奇跡!!
對于她的說法,網友將信將疑。
@外科陳醫生表示:“有本事把全身轉移病灶都咳出來。”@高志鵬日記說:“稀奇嗎?國外有報道癌癥也有自愈的能力。”@丁香園腫瘤頻道則表示,“早發現早治療,很多癌癥是存在治愈的希望的,但切不可被這等詩人帶到溝里去。”
專家鑒定:
某些腫瘤可被咳出,但難阻癌細胞轉移
“肺癌病人在患病的過程中通過咳嗽咳出肺癌壞死組織不是奇跡,可以說在臨床上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但這并不代表肺癌治愈了,不再需要治療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腫瘤內科副主任張力教授指出,劇烈咳嗽是肺癌的臨床表現之一,很多患者在咳嗽時會咳出很小的血塊或組織,并不會引起患者的注意,偶爾也有咳出比較大的,如蠶豆般大小,其實就是壞死的腫瘤組織。事實上,臨床肺癌的診斷手段之一是在病人的血痰里檢驗到癌細胞、癌組織的蹤跡。
張力指出,肺癌組織能否被咳出,取決于生長的位置。如果腫瘤長在主支氣管,且生長位置比較表淺,在劇烈咳嗽時,壞死組織就容易被咳出。如果長在比較遠端的支氣管,咳出的機會很小。
“咳出肺癌壞死組織,絕對不代表腫瘤已被連根拔起。”張力指出,惡性腫瘤的一大特性即浸潤性生長,就像一棵大樹,其枝葉甚至樹干被砍斷,但根還深扎在土壤里,仍有很大機會復活。對于膨脹性生長的良性腫瘤來說,將腫瘤組織完整地咳出來,或許可以令病人痊愈。但是,對于浸潤性生長的肺癌來講,咳出肺癌組織卻“不留根”,是很難做到的。即使出于最樂觀估計,咳出腫瘤后痊愈的機會也在1%以下。
腫瘤的另一大特性是通過淋巴和血液轉移。張力指出,就肺癌而言,癌細胞要么就近轉移到周圍的縱膈淋巴結,要么轉移到遠處淋巴結,病人會摸到脖子上隆起一個大包。如果沿著血液,可以走得更遠,發生骨、肝、腦轉移,病人表現為骨折、骨痛、肝區疼痛、頭疼惡心,甚至抽筋、行動不便等。如果患者誤以為咳出腫瘤細胞就能停止治療,放過轉移的病灶,后果極為危險。
專家提醒:
支持療法不能
排斥、取代規范治療
吃素、節食等所謂的“饑餓療法”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出現。“現在已經證明,通過這種饑餓療法餓死腫瘤是行不通的,主要原因是腫瘤細胞有一些特殊的代謝機制能夠確保在與正常細胞爭奪養分的戰斗中,腫瘤細胞是‘常勝將軍’。”因此,目前醫生并不建議腫瘤病人采取饑餓療法。
張力指出,近兩年來,國際醫學界在晚期癌癥治療方面的重大觀念革新之一是,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同時給予病人心理、精神和軀體上的舒緩和支持治療,可以明顯提高晚期病人的生存率。
全球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就曾發表研究論文稱,對比僅采用標準化療和在化療的同時接受包括抗焦慮、抑郁治療、參加宗教活動(心理、精神舒緩)、止痛、體育鍛煉等支持治療的兩組腫瘤病人,兩者化療方案相同,但后者的生存時間比前者長。“這一研究證明了精神、心理及軀體的舒緩支持療法的有效性,但必須強調一個重要前提:支持療法屬于‘錦上添花’之舉,不能以此排斥、取代規范治療。”張力說,盲目倡導“只打坐、曬太陽,不用手術、化療就能縮小腫瘤”,只會嚴重誤導病人。
肺癌治療看分期
盲目抗拒治療不明智
張力指出,肺癌治療要看分期,盲目地抗拒治療是不明智的。對于一期病人,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切除病變肺葉,同時進行縱隔淋巴結清掃。只有極早期病人在腫瘤直徑小于1厘米的情況下,可進行病變肺段切除。二期、三期病人在手術切除后,還需要進行四個療程的輔助化療。對于進入三(B)期即局部晚期的病人,在化療的同時需要進行放療。對于已經發生遠處轉移、惡性胸水的四期病人,治療手段以化療為主,并可采取介入治療。如果基因篩查符合條件,部分病人還可考慮接受靶向藥物治療。
張力強調,不管病人分期如何,在接受這些傳統的手術、放療和化療治療的同時,輔助一些生物免疫治療、中醫中藥治療以及精神、心理和軀體的舒緩治療等,都是完全符合現代的腫瘤治療理念的。如果單純片面的追求所謂“低毒、安全”的“替代療法”,而盲目抗拒現代科技已經證明了有效的治療手段,最終將會損害病人的利益。(文/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陳鋆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腫瘤內科副主任張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