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5月,對于廣西皇氏乳業來說頗不平靜。5月初,某媒體刊載報道,稱南寧某營銷公司報料稱皇氏乳業隱瞞水牛奶奶源,奶源與產量相差五倍;隨后,某網站報道,稱網站記者自購皇氏水牛奶送檢,結果顯示皇氏摩拉菲爾水牛奶營養成份遠低于產品說明標示……針對上述這些報道,皇氏曾先后做過一些回應,但難以平息輿論的一片嘩然。事件真相究竟如何?近日,皇氏乳業董事長黃嘉棣,監事會主席宗劍、市場部總經理唐曉鋒在京向部分媒體就上述報道中存在的杜撰、疑點等做了說明,并出具了重要的證明材料——
關于皇氏乳業奶源數量
原報道:一家名為中升營銷公司的機構曝料,稱他們進行了一個月的調查,發現皇氏水牛奶的奶源數量虛報,并且產量與銷量不符。原報道中也列出了一些具體的數字——“截止2011年底,皇氏自由奶水牛仍然是500多頭,95%的水牛奶是來自合作奶農(場)”;皇氏目前(2012年3月)每天收購鮮水牛奶約15噸,假設收購量=加工量,皇氏2011年水牛奶產量約為15噸/天X365天/年=5475噸(按每天15噸收購量推算);報道中還提到馬潭現有奶水牛3頭……”
回應:皇氏乳業監事會主席宗劍大為憤慨,他說:“說我們馬潭基地只有3頭牛,這是睜眼說瞎話,實際上這個基地的奶水牛接近500頭,任何愿意核實的人都可以到我們的牛場去一頭頭的數。而像一些我們重要的奶源基地,如來賓基地、北流民樂、大理、橫縣云表等基地,這位調查者就選擇性的無視了。”
對于原報道中指出皇氏水牛奶產量明顯大于收奶量一事,宗劍有些哭笑不得。他介紹,“皇氏的水牛奶產品不只一款原味水牛奶,還有別的風味奶產品,像木瓜奶,里面一大部分都是木瓜原漿,含水牛奶的產品總量比收奶量多再正常不過了。”
宗劍還表示,“皇氏乳業采取的是“公司+基地+農戶”的奶源發展模式,絕大部分是企業自有奶源基地和規范化的大型養殖基地,其中摩拉菲爾水牛奶100%選用自有奶源基地的牛奶。與農戶簽約的合作模式部分,皇氏乳業也在通過篩選和在養殖戶相對集中區域建立自營收奶站的方式,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及公司管理程序確保所收購原料奶質量。”宗劍告訴記者,在奶源質量安全方面,皇氏乳業“收購準入——收購資質——檢驗把關——儲存運輸——質量追溯“五步流程,從制度層面進行嚴格把控,消費者可以放心。”
關于皇氏乳業摩拉菲爾水牛奶營養數據
原報道:日前,某網站公布了一份出自中國檢科院出具的送檢物為水牛奶的檢測報告。文章中說,“近日,本網記者帶著從北京市華聯商廈BHG精品超市購買的2盒廣西皇氏乳業公司生產的摩拉菲爾水牛奶來到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進行奶中蛋白質、鐵、鋅含量的檢測。據檢測報告顯示,記者送檢的摩拉菲爾水牛奶中每毫升克含有蛋白質3.45克,含有鋅0.47毫克,含有鐵0.10毫克。”
回應:皇氏乳業董事長黃嘉棣向記者提供了皇氏乳業同樣委托中國檢科院綜合檢測中心檢測摩拉菲爾原味水牛奶的報告。記者看到,該報告顯示,摩拉菲爾蛋白質含量為4.04,超過了包裝標示最低含量3.8,鈣含量152.25,鈉含量45.30。而該網站公布的報告數據則顯示,摩拉菲爾蛋白質含量為3.45,明顯低于摩拉菲爾水牛奶包裝標示最低值3.8。
皇氏乳業董事長黃嘉棣認為:“中國檢科院綜合檢測中心是權威的檢測機構,應該不會有問題,但他們的檢測結果只對來樣負責,那家網站的記者送檢的產品到底是不是摩拉菲爾的原味水牛奶產品,他心里頗有質疑。”黃嘉棣向記者展示了這兩份報告,皇氏送檢的報告樣基名稱為“摩拉菲爾水牛奶”,而網站報道中的報告顯示樣基名稱為“水牛奶”,實際上并未標明是哪個品牌的水牛奶。
最讓黃嘉棣不解的是,“該網站既然質疑摩拉菲爾產品,送檢時就應該知會企業,由兩方共同封裝樣品送檢,以確保送檢樣品不會“有鬼”,但該網站的送檢過程企業卻完全不知情,甚至連其它第三方的見證都沒有。而“摩拉菲爾水牛奶”字樣在檢測報告完全沒有,僅為該記者在撰寫的報道中自行添加。”
黃嘉棣還表示,“依照行業相關法規,實際上,如果此前網站的檢測報告屬實,僅蛋白質含量低于包裝標示的量這一項,相關部門就能認定摩拉菲爾成為不合格產品,從而禁售。但負面報道出現后,廣西一些相關部門已經對皇氏進行了核查,并未發現有問題。”
皇氏乳業監事會主席宗劍表示,“我們歡迎任何第三方在任何正規渠道購買摩拉菲爾產品去檢測,只要保證樣品封裝和送檢過程企業在場。”
“二氧化氯說”烏龍事件廣西奶業很受傷
本月17日,廣州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在某媒體的專訪中稱:我在廣西考察,發現當地奶農和奶企普遍在生奶中添加二氧化氯,可以讓牛奶放一兩天都不會臭,不過在廣東確實還沒有發現這種添加。
沒想到時隔僅一天,18日,王丁棉就出面澄清,稱該事件發生時間并非當下,而是兩年前,且只是個別情況,并不普遍存在,廣東方面則至今并未發現這種添加。他同時表示不希望媒體誤讀。
這一場戲劇式的烏龍事件卻給廣西的乳業頭上蒙了一層陰影。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添加二氧化氯事件一經報道即掀起了軒然大波,但澄清的信息卻寡人聽聞。作為廣西乳業的龍頭企業,皇氏乳業顯然是最大受害者。
黃嘉棣表示:“皇氏乳業絕對沒有添加過二氧化氯,只要了解皇氏乳業運作管理,就應該清楚根本沒有這樣的必要。事實上,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乳產品的新鮮度,皇氏乳業幾年前就打造了“5小時鮮奶圈”,以南寧為生產核心,將16個現代化牧場分散布局在2小時車程的半徑區域內,牧場產出的鮮奶,通過冷藏運輸,在2小時內就能到達生產工廠。再經過滅菌、灌裝,成品最終出廠時,距離擠奶不到5小時,根本沒有必要再使用什么保鮮添加劑。”
他同時向記者透露,這件事已經對廣西整個乳品行業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相關的機構非常重要,并且正在做一些調查工作,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個說法。
事件發生至今已有10天有余,皇氏乳業坦言現在已經讓公司蒙受了很大的損失。唐曉鋒向記者透露,“除了上述提到了疑點外,還有很多極其可疑的蛛絲馬跡。比如,此前中升營銷公司就有人曾找帶著總價30萬的合同過他們兜售調研服務,當時公司覺得沒有必要做,就拒絕了;此外,去年皇氏乳業曾被指出營養數據使用不夠嚴謹,從而撤銷了原來的宣傳內容,時隔一年,突然間網上又大量翻起了這個事情的舊帳,卻又只字不提皇氏乳業致歉并撤銷原宣傳內容的情況;這次事件發生后,皇氏乳業也曾對網絡上的信息進行監控,發現很多信息的刊發頗有疑點,很明顯可以看出有些信息出自一個共同的稿件,只是稍加改頭換面后就在不同的地方出現。”
除上述公布的信息外,皇氏乳業相關人士并沒有透露現在掌握的更多具體情況,以及下一步的處理計劃。只表示:不排除使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的可能,而且最終必然會將事件真相大白于天下。
【名詞解釋】二氧化氯有與氯氣相似的刺激性氣味,具有強烈刺激性,接觸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吸入高濃度可發生肺水腫,能致死,對呼吸道產生嚴重損傷,高濃度的本品氣體,可能對皮膚有刺激性。皮膚接觸或攝入本品的高濃度溶液,可能引起強烈刺激和腐蝕,長期接觸可導致慢性支氣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