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營養價值豐富,但選購鮮奶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里面有不少學問。仔細數一數,在超市的牛奶售賣專區,光鮮奶品種就不下20種。不僅選擇哪個品牌讓人犯難,繼而你是選擇超高溫消毒奶還是巴氏消毒奶、全脂牛奶還是脫脂牛奶,百利包牛奶還是利樂枕牛奶……再加之近年來牛奶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如何選購安全、健康且適合自己的好鮮奶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王竹博士認為,三個“必看”可以幫助辨別牛奶的好壞。
首先,必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以此來判斷該牛奶是否處于質量安全期內。由于消毒方式不同,牛奶的保質期也長短不一。目前市面上的牛奶按消毒方式分,主要有巴氏消毒奶和超高溫消毒奶(也稱常溫奶)兩種,前者只能在0—6攝氏度的低溫下保存至多16天,而后者的保質期則可長達6—12個月。同時,消費者還需注意牛奶包裝是否完好。
第二,必看配料表。
王竹提醒消費者,在選購牛奶時,不能只注重品牌而忽視配料表,“配料表直接披露了它的真實面貌,決定它是由什么原料構成的”。純牛奶的主要原料為牛奶,如果配料中有水或其他配料,消費者要當心,你買的可能不是真正的純牛奶,而是乳飲料等,兩者的蛋白含量相差1個百分點,營養價值差別較大。
第三,必看營養成分表。
今年1月1日起,國家要求強制執行《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所有預包裝食品包括牛奶都必須注明營養成分。針對牛奶,王竹認為特別需要關注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這兩項,這兩項指標含量越高,說明牛奶品質較好。要想買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鮮奶,除了做到三個“必看”外,王竹認為,消費者在購買前還需明確自己的需求,按需求挑選。孩子、孕婦、老人最好飲用全脂牛奶,可增強其身體抵抗力、滿足身體全部營養需求;肥胖癥患者或高血糖、高血壓、糖尿病、血栓等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則最好選用脫脂牛奶,這樣既能保持營養攝入,又避免脂肪積累。
鮮奶選購好之后,還需正確保存。經過超高溫瞬時消毒的牛奶雖然在常溫下保存即可,但也要避免陽光直曬,需放至陰涼干燥處。對于已經開封的牛奶,應當在24小時內盡快飲用,否則即便處在保質期內,牛奶也會變質。超出保質日期的牛奶是否一律不能飲用?王竹表示:“超于保質期一兩天的常溫奶不會變質仍可飲用,但巴氏消毒奶只要超過保質期就應果斷放棄飲用。”
1、脫脂牛奶不助減肥反增肥
保持苗條那就喝脫脂牛奶,但如此“減肥”沒戲。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早前一份調查稱,脫脂牛奶不能讓嬰兒停止發胖,同樣它也不能阻止成年人發胖。而今晨一份調查則稱在減肥功效上,脫脂牛奶和其他低脂乳制品與你想的正好相反——會讓你更胖。肥胖研究專家哈爾科姆通過長期研究發現,脫脂牛奶和其他低脂乳制品都會使人變得更胖。這項研究調查了11000名兩歲的嬰兒,發現喝全脂牛奶的孩子并不比喝脫脂牛奶的孩子更能發胖。
首先,喝全脂牛奶的孩子不容易餓,因此減少了其他食物的攝入。
其次,全脂牛奶營養豐富,孩子不需要吃更多東西來補充養分。哈爾科姆稱,一杯牛奶咖啡是早餐和午餐之間很好的補充飲品,會讓人有飽腹感,而脫脂牛奶則達不到使胃口滿足的功效。比如,假設酸乳酪中的脂肪含量不夠多,喝了它你也不會覺得飽了,只會繼續覺得餓。然后,你將吃更多的東西來使自己有飽腹感,從而變得更胖。
哈爾科姆認為,除去乳制品中的脂肪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這樣也會同時帶走乳制品中的營養和脂肪幼滑的口感,全脂乳制品是人體補充脂溶性維生素的重要來源。而為了提高脫脂牛奶產品銷量,生產商們會加入使人變胖的糖來彌補乳制品丟失的味道。她還指出,全脂牛奶只有3%至4%的脂肪含量,就算你是一個減肥狂熱者,整天抱著卡路里計算器,這也算不上高脂肪食品。因此對于節食減肥和希望健康飲食的人來說,全脂牛奶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專家:一包250毫升脫脂牛奶 大約脫去6克脂肪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谷傳玲在接受《法制晚報》采訪時表示,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規定,純的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為3%到4%,低脂奶(半脫脂奶)為1.0%到1.5%,而脫脂奶含量在0.5%以下。對于文中所稱的喝脫脂牛奶會讓人更胖的問題,谷傳玲表示,發胖的原理是能量過剩:總攝入大于消耗,單純地講某種食物會不會導致肥胖并不科學。不過,她介紹說,脫脂牛奶其實并沒有比全脂奶脫去多少脂肪,一包250毫升的牛奶大約脫去6克脂肪。“我國建議每天烹調油用量25克,可是很多人都吃到2倍,控制用量,吃得清淡,比在意牛奶中這點脂肪更重要。更何況牛奶也不會每天喝太多。”谷傳玲說。
2、“高鈣”牛奶多數是噱頭
無論是否需要,購買食品時,不少消費者都樂于選購宣稱營養素含量更為豐富的,這也讓部分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需求而熱衷生產并宣傳營養強化食品。記者在市內多家超市走訪時發現,目前強化食品以在產品中強化鈣鐵鋅及在飲料中強化維生素為主,在強化食品的外包裝上大多打出了含有高鈣、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礦物質的說明。在一瓶維他命水的營養成分表上,就可以發現鉀鈣鎂鋅以及維生素B、C、E等;在某知名品牌餅干的包裝上,記者看到餅干的成分中含有7.7克的蛋白質,以及300毫克的鈣。當然,不是所有食品都可以標榜自己“富含”某種營養成分,必須達到一定的添加量才行。比如“高鈣”,每100克固體食品中鈣含量不少于240毫克、每100毫升液體食品中鈣含量不少于120毫克時,才能標示。目前市面上也有不少“高鈣”產品在銷售,比如高鈣奶,營養標簽寫著每100克里含有130毫克的鈣,這樣看確實符合“高鈣”食品的標準。不過,對于高鈣奶一類的強化食品,營養強化或許更多是個“噱頭”。塘廈醫院的營養師孫崗介紹說,奶制品本身就含豐富的鈣,鮮奶在加鈣的過程中很可能會產生二次工業污染,因此,鮮奶最好選擇沒有強化的、保質期短、無添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