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8日訊 第四季度,隨著各大樓盤的相繼交房,家裝市場迎來了裝修旺季。其間,報價問題便成了不可規避的一個話題。無疑,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而言,裝修房子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即使面對一目了然的報價單,也很容易產生各種疑問。
行業人士介紹,雖然家裝公司的報價表上,基礎工程所使用的各種材料都已明碼標價,但是裝修價格仍然是各家有別,因此年底裝修在圖好、求快的同時,還要謹防裝修價格低開高走。
裝修高峰期 常見降低報價謀青睞
皇朝裝飾行政主任兼企劃楊珊介紹,目前泉州品牌家裝公司主要實行三種報價方式,一種是人工和材料分開,此類方式可以方便消費者明細各項目價格,缺點在于比較麻煩,另外,兩種報價方式是綜合報價及多退少補。今年市場不盡如人意,價格戰尤其明顯,為搶占今年最后一批市場,并為來年開業博得好彩頭,接下來家裝市場將可能拉開最后一波價格戰。
據悉,家裝公司的報價,每年都會進行一次調整,今年多數家裝公司在年初或年中已更新過報價,年底將不會調整價格,但是也有一些還未調整報價的家裝公司表示,近期將進行價格變動。此外,進入家裝旺季之后,人工費及部分材料價格的微漲,也使得價格整體有所變動。
業內人士指出,接近年尾,價格上的變動屬正常現象。但是,并不排除部分家裝公司謊稱建材價格上漲以提升報價的情況,提醒消費者需先對市場做全面了解再做抉擇。華潯品味裝飾報價師王智忠也表示,許多公司做活動時為謀得更多簽單,以降低報價來尋求消費者青睞的手段在業內早已司空見慣,更要謹防部分家裝公司在材料和工價上做文章。
業主裝修時 謹防低預算高結算
至于各家報價有所差異的原因,主要在于使用材料及質量不同。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低預算、高結算也是當前業內較為普遍的一個現象。
記者從泉州市工商局12315投訴臺獲悉,市民林先生今年曾投訴過一家裝公司,因其在簽訂合同時表明報價7萬元,而家裝公司將餐廳貼瓷磚后再做精品柜,導致重復裝修增加費用。就此,興業工程建設陳先生告訴記者,此類重復計算的手段,是產生低預算高結算最常見的手段之一。
此外,少報、漏報、惡意隱項等,也是目前較為普遍存在的問題。少報指的是在前期預算時故意減少數量,后期施工時再增加。而衛生間要加排水,但在報價中卻沒有體現出來,就屬于漏算行為。而惡意隱項則是較為惡劣的欺騙消費者行為,指設計師在報價中故意隱瞞某些必須要做的項目,等施工時再知會業主。
陳先生提醒,現在很多消費者是根據價格定公司,許多消費者往往只考慮總價,不仔細關注報價上數量和單價的情況及設計能力,就很容易在結算時產生糾紛。而楊珊則提醒消費者,要防止商家以次充好,裝修時最好能到施工現場驗收材料是否與報價上所規定的相符。(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徐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