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意味著跳槽旺季又快來了,“跳槽族”蠢蠢欲動,希望把握“黃金月”。但頻繁跳槽是否真能讓他們的身價水漲船高?
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一組數據顯示,超三成大學生畢業半年內曾有離職經歷。發展受限和薪資偏低是主動離職的主要動因,半年內未離職群體月收入、就業滿意度、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更高。
麥可思研究院以2015屆及2012屆大學畢業生為樣本,對大學畢業生的職業穩定性進行分析。對2015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于2016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國總樣本約25萬,其中本科生樣本約12.3萬,高職高專生樣本約12.7萬。對2012屆大學生畢業三年后的連續跟蹤評價,回收全國樣本約4.1萬,其中本科生樣本約2.2萬,高職高專生樣本約1.9萬。
離職比例:
本科生醫學類離職率最低
文學和農學最高
研究顯示,2015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內的總體離職率為34%。其中,本科和高職高專院校2015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內離職率分別為24%、43%。
從學科門類來看,在本科學科門類中,醫學類2015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內離職率最低(12%),文學和農學最高(均為31%)。在高職高專專業大類中,醫藥衛生大類2015屆高職高專生畢業半年內離職率最低(22%),藝術設計傳媒大類最高(54%)。
進一步研究發現,2015屆本科和高職高專畢業生畢業半年內離職的人群中,有98%是主動離職,主動離職的主要原因是“個人發展空間不夠”(本科:49%,高職高專:46%)和“薪資福利偏低”(本科:42%,高職高專: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