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是一種植根于內心的素養,是以承認約束為前提的自由,是一種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教育不培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首先就要提升師生的人文素養。
雖然人文知識不一定能轉化為人文素養,但是人文知識是人文素養的基礎。閱讀是增加人文知識的最佳方法,七中學生談吐的不俗、氣質的高雅、性格的剛毅、境界的高遠、胸襟的開闊,都能從讀書、讀好書中去實現。老師們、同學們,新學期,高新校區的圖書館煥然一新,快去圖書館借書吧!同學們,快快推薦好書,迅速把班級圖書角建起來吧!
中興業,須人杰,看過了中央電視臺董卿主持的《詩詞大會》,本周六晚,有幸又看到了她主持的《朗讀者》,我多么希望高新校區校園里的“文滋亭”變成同學們課余讀書和大聲朗誦的地方,大聲誦讀你與七中的遇見,大聲誦讀你與春天的遇見,大聲誦讀你與青春的遇見,大聲誦讀你與美好的遇見。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長史,是腹有詩書氣自華,40歲前的顏值主要靠父母遺傳,40歲后的氣質主要靠現在開始用讀書來涵養。
“和聲細語展高貴氣質,謙恭禮讓顯優雅風度”,這是七中師生的形象素描,姚文忠教授期望七中師生有“志存高遠的積極,氣定神閑的高貴”,高貴不是擁有香車寶馬,不是衣著光鮮靚麗,而是融化到骨子里、血液里,隨舉手投足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優秀品質和良好習慣。說到高貴氣質,說到優雅風度,我多么希望,從今天開始,從新學期開始,所有七中的學生見到老師和校長,都能微笑、問好,高貴氣質,優雅風度從問好、微笑的細節開始。
開學了,高新校區的校貓準時到校報到了,今天已經是開學第二周了,林蔭校區的校貓還沒有到校報到。寒假里,林蔭校區食堂停餐了,同學放假了,老鼠到外地過年去了,可憐的校貓饑寒交迫,我在寒假值班的時候,校貓圍著我喵喵地抗議,像是聲色俱厲地告誡我:人文不是用來顯擺的,善良不是用來展示的,知行合一是七中師生應該做到的,責任擔當,知行合一是七中師生應該做到的。
老師們、同學們,成都七中要培養會思考、有思想的學生,新學期,讓我們播下理性思考和獨立思考的種子。開學典禮的時候,胡霞書記已經談過怎樣認識周立波把唐爽和七中遷入的風波,因為唐爽的班主任伍新春老師在高新校區工作,因為在食堂里,有同學問伍老師學校會不會從櫥窗里摘下唐爽的照片,今天,我還想談談校長的觀點。
對唐爽和成都七中的爭論穿越國界,為唐爽和七中叫屈者有,對唐爽和七中嘲諷和謾罵的也大有人在。我們對于事件的了解源自網絡上和朋友圈的碎片消息,直到現在,也沒有官方的途徑對事件做出正式的定論。對于大學期間的唐爽和在美國的唐爽以及這次的事件的真相我們了解不多,事件還沒有法律的定論,我們沒有評價的依據和資格。伍新春老師和他的數學老師張世永老師回憶中學時代唐爽,中學時代的唐爽品學兼優,潛心學習,社會活動很少,他所體現的一些中學生的品質是值得后來者學習的。唐爽與導師提出的唐爽——崔瑟豪斯理論是科學研究上的重大突破,應用很廣。這都是他對科學的貢獻,即使唐爽真的在道德方面有所缺失也不能完全否定他,畢竟硬幣都有兩面,七中人應當有這樣冷靜客觀的理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