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仍著書 《夏老漫談》一談就18年
夏書章在百歲高齡仍在進行高頻率寫作,并時刻關注最前沿的學科發展和國家治理議題。在當天的座談會上,還舉行了《夏書章著作選輯》(十卷)、《夏老漫談》(增訂版)發布儀式。《夏書章著作選輯》(十卷)包括《<孫子兵法>與現代管理》《“三國”智謀與現代管理》《行政學新論》《知識管理導論》《現代公共管理概論》《論實干興邦》等,選取了夏書章在20世紀80年代、90年代、21世紀初十年、近十年的代表作品,兼顧了夏書章治學與公共管理學術領域的各類代表性研究主題。其中,《論實干興邦》是在2016年寫就并出版,當時他已97歲高齡。
《夏老漫談》是夏書章受邀自2001年起在《中國行政管理》雜志上開設的專欄,至今已持續18年。《夏老漫談》選編了這個專欄近二百篇雜文風格的短文,展示了他作為新中國公共管理學科奠基人的學者情懷。在編入該書的《當代治國理政中的行政學內涵》一文中,夏書章寫道“行政的實質在于‘行’,或者說行政的要害、關鍵、精髓與根本在于‘行’”。 “我們選擇夏老著作的部分再次出版,是希望更多人閱讀它,體會夏老思想精髓,感受夏老的家國情懷和為師之道。”陳春聲說。
求學:炮火中輾轉到哈佛深造
1919年1月,夏書章出生于江蘇省高郵縣,幾個月后,“五四運動”爆發,在這個國家積貧積弱的年代,他親身體會到國家貧弱導致國民的缺少尊嚴。“我的前半生一直在路上, ‘九死一生’。”1939年,夏書章考入“國立中央大學”政治學系。當時抗戰硝煙彌漫,南京淪陷,學校遷至重慶。“那時候的山間公路,蜿蜒曲折,七十二拐,山谷里能看見很多翻下去的汽車。”當歷時兩個多月最終到達學校時,夏書章已經錯過了許多課程,不得不選修別的院系的課程來代替學分。即便如此,夏書章還是順利地完成了學業。
畢業后,夏書章原定到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行政學學位。他在波士頓上岸后訪問了哈佛大學,在出示了芝加哥大學的入學證件后,哈佛大學也有意錄取他,于是他便留在哈佛行政學研究院求學。
去美國的路上也是危險重重,“那時候在船上,上面有日軍飛機的轟炸,下面有潛艇和水雷的威脅,我們吃飯、睡覺和上廁所都穿著救生衣,隨時都做好了沉船落水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