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中,陜西漢中市略陽、寧強、勉縣等多個縣區遭受重創。10年之后,記者在災區看到,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一片欣欣向榮。天津市對口援建的民居、學校、醫院,為當地老百姓筑起了美好家園,將幸福和溫暖送到他們的心坎上。在積極進行災后重建的同時,漢中市也通過自身努力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災區的人們也將災難帶來的驚慌和悲傷放下,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略陽縣天津高級中學的學生在教室內上課(4月23日攝)。
雪中送炭:對口援建筑起美好家園
“天津人可好了,我和老伴給他們送過花生、核桃、香菇,感謝他們給了我新家!”77歲的王定禮如今說起10年前到來的天津援建工作組,還如同說起自己的親人一般熟悉。王定禮在地震后搬進的新家,位于天津援建的寧強縣漢源街道辦亢家洞村五里坡安置點。如今,這里家家戶戶門前鋪上了水泥路,村里還通上了自來水。
2008年,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天津市承擔了支援寧強、略陽兩縣恢復重建的重任。天津市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實施全方位、點對點支援幫扶,陸續建成醫院、中學、敬老院、集中安置點等9大類295個重建項目。
同樣是援建而成的略陽縣徐家坪鎮徐家坪村上坪安置點,30余棟整齊劃一的房屋坐落在馬蹄形山坳頂部。10年前的地震中,上坪居民點35戶農戶中有31戶需要重建。在天津大力援建下,災后半年村民們就搬進了新房里?,F在很多村民都在援建房屋的基礎上加蓋了一層,日子越過越敞亮。
援建讓災區學生們從條件簡陋的校舍搬進了依山傍水的現代化校園。走進略陽縣天津高級中學和寧強縣天津高級中學,記者看到,在分別占地135畝和208畝歐式建筑風格的校園內,標準室外體育場、室內體育館、圖書館、學生宿舍等一應俱全。
現代化大型綜合醫院也在災區拔地而起。由天津援建的略陽縣天津中醫醫院在2012年和縣人民醫院整合,成為擁有床位600張、職工580人的中西醫結合綜合性醫院,為全縣20余萬人提供醫療保障;寧強縣天津醫院每年門診量也達到20萬人次,配備了核磁共振、CT等高端醫療設備,為周邊縣區50余萬人口提供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