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服務須保障學生安全
有的學校選擇用相對集中的方式看護需要課后服務的學生。“參加社團的交給社團老師負責,其他都集中在圖書館,以做作業、閱讀為主,每天安排一到兩位老師看護。”紫荊小學校長朱英解釋,這么做主要是為了安全。
“放學后不統一離校,學校管理難度加大”,這是南京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最擔心的。緩解安全壓力,足夠的人力投入和嚴密的管理制度是基礎。對于活動場所安全檢查和門衛登記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實嚴格的考勤、監管、交接班制度和應急預案措施等,《意見》均有明確要求。
而在某些普通人想不到的細節上,中小學校也各有高招。上外嘉定外國語學校要求學生和愛心家長佩戴標識,每天點名,同時以月度為單位對愛心家長、執勤教師進行輪換,保持看護人員的相對穩定。紫荊小學則規定,除特殊情況有家長書面請假外,學生彈性在校期間,校門一律只進不出,以防有人渾水摸魚。
至于人力投入,前述在線調查顯示,30%受訪者支持招募大學生、退休教師等志愿者進行補充,26%受訪者支持引入社會機構。退休教師、學生家長和高校師生及志愿者組織在其中最為活躍。“這些當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加入的,而是由我們遴選有愛心、熱心的家長和志愿者。”嘉定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相關負責人強調。
在江蘇大學附屬學校小學部,江蘇大學和本部的20名退休教師撐起了學生彈性在校時段的看護工作。兩校關工委成立了“4點鐘工作組”,每天由2名退休教師值班陪伴孩子寫作業、做手工。“冬天時最晚傍晚5點離校,夏天傍晚6點離校,如果6點家長還沒來,有的老師會把孩子送回家。”江大附校校長盧金星說。
還有學校將目光投向了學校和企事業機構的志愿者組織。上海市嘉定區民辦六里小學,已與至少6個志愿者組織合作,包括上海大學研究生志愿者團隊、上海復源社工師事務所、中國電科集團講師團、菊園衛生中心等。涉及孩子的安全問題,學校在選擇合作者時總是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