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育部公布2018年工作要點,推動《學前教育法》起草,完成《學校未成年學生保護規(guī)定》起草,發(fā)布高招選考科目指引等被列入重點工作。
今年,“二寶”已至入園時,適齡兒童入園壓力持續(xù)增加,學前教育將成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教育部將研究出臺《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和規(guī)范發(fā)展的意見》,推進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擴大普惠性資源,完善學前教育體制機制;完善幼兒園教師補充機制和工資待遇保障機制,推動各地出臺學前教育生均撥款制度;印發(fā)《幼兒園玩教具配備指南》,組織征集優(yōu)質游戲化課程資源;開展防止和糾正“小學化”專項治理行動;指導各地開展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
此前,盡快出臺《學前教育法》的呼聲一直很高,教育部今年計劃推動《學前教育法》《職業(yè)教育法》《學位條例》等法律起草修訂,同時,完成《學校集中用餐食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學校未成年學生保護規(guī)定》等規(guī)章起草,將中小學生欺凌防治工作納入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確保學生在校安全,快樂成長。教育部今年還將組織開展國家教育考試、學校安全、終身學習等立法研究。
教育部將深化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進一步治理“擇校熱”。積極穩(wěn)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指導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第二批試點省份制訂出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2020年,本市實施新高考,目前的高一學生是新高考首批考生。新高考不分文理,除語文、數學、外語必考外,考生還要依據向往的高校和專業(yè)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自選3門參加考試。該如何選考?考生和家長一直忐忑。今年,教育部將發(fā)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yè)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指導高校在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優(yōu)化選考科目要求,學生可提前準備。今年,還將深入推進中考改革,建立地方中考改革動態(tài)跟蹤機制,推進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建設。
教育部今年計劃發(fā)布大中小學教材建設五年規(guī)劃;啟動義務教育階段課程修訂調研,有序推進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tǒng)一使用培訓工作,2018年覆蓋全國所有小學和初中一、二年級;加快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等科目必修教材修訂工作并在2018年秋季學期投入使用。(記者 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