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我們看到一些“牛娃”的事跡,習慣感嘆一句:“別人家的孩子!”同時,我們又都很想知道,“別人家的孩子”是怎么養成的。比如下面這位——
那天,班上教室要空出來作為期末考試考場,杭州觀成中學701班的班主任李維娟正在整理呢,等清理到徐佳琦同學的課桌時,被驚呆了。在徐同學的桌洞里,堆放得滿滿的,全是“魚”。
李老師忍不住就發了一條朋友圈,為自己的學生“打call”。老師把這些畫全部收藏起來,再檢查,課桌內壁上還有兩條“漏網之魚”,讓人不忍撕掉,怕弄壞了。
畫出這些惟妙惟肖魚兒的小姑娘,絕技是怎么煉成的呢?
李維娟老師發的朋友圈截圖
下課就畫魚,塞滿一桌子
還有老師想跟她學畫畫
那天,班主任李維娟在徐佳琦的桌洞里,一共“搜”出十幾張畫著魚的便箋紙,有些還詳細地做了繪畫注解。很可惜,這不是徐佳琦所畫的全部,有些“魚”(便箋紙)被當成廢紙丟了,找不回來了。
據小徐描述,一抽屜“魚”都是她用課間時間畫的,畫完就隨手塞進桌洞里。因為是想到什么就畫什么,這些魚都是在不同時間完成的,所以每張畫沒有取過名字。
小徐畫的魚
“有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介紹遠古魚類,覺得和現在的魚很不一樣,就仔細觀察了這些魚的特征,比如魚的鰭和眼睛,尾巴的紋路,然后根據自己的想象,把這魚們的顯性特點結合起來,畫出了這些作品。”小徐說。
因此,看起來栩栩如生的魚們,其實是并不存在的。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
小徐畫的魚
據李老師報料,小徐平常愛扎馬尾辮,個性開朗,是個標準的“涂鴉族”。“我很喜歡她,尤其是她在下課時間,總會拿一張便箋紙,一邊和同學聊天一邊涂鴉的樣子,即使是在老師眼皮底下,也很自在。”
雖然喜歡涂鴉,但小徐只在課間和回家時畫,這是她和李老師之間的“約定”。李老師說,她從教快30年了,明顯感覺到現在的孩子和以前不同。“換作10年前,學生一看到我出現就不畫了,現在師生關系完全是另一種模式,更加平等。像徐佳琦,在下課時做自己喜歡的事,跟從自己的內心。”
發完朋友圈,結果有另一位老師留言說,自己臨摹過小徐的“魚”,還想拜師跟小徐學畫畫。
小徐畫的魚
漫畫和速寫都考到了九級
小小年紀就在杭圖辦過畫展
在媽媽眼中,女兒這么會畫畫,當然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小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對線條和圖形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看完動畫片,還會根據自己的想象,天馬行空地畫出里面的角色,雖然不是一模一樣,但是很有自己的風格。因此,徐爸爸和徐媽媽就引導孩子,培養她的這門興趣。
上小學一年級后,小徐開始到興趣班學卡通畫,接受正規的繪畫培訓。到四年級,她參加中國美術學院社會美術水平考級中心的考級認定,截至目前,順利考出了漫畫九級(最高級)和速寫九級(最高級),以及素描六級。
不僅畫魚,小姑娘畫其他畫也是風格獨特。
小徐畫的魚
去年夏天,她和另外兩個小伙伴一起,在杭州圖書館辦了一場為期兩周的畫展,引起不少關注。
徐媽媽說,現在女兒還在學素描,課余時間確實也會畫一些,通常是想到什么就畫什么。小徐覺得這是自己的休息方式。
在媽媽看來,別人都是用照片記錄生活,小徐則用畫畫保存生活的點滴,“一旦靈感來了,十來分鐘就能畫好一張畫。”說起來,女兒喜歡上畫魚后,徐媽媽還發朋友圈吐過槽,“一個不吃魚的女生,竟然在一個月里畫了那么多魚。”
讓人意外的是,一個這么喜歡畫畫的女孩,卻不想走尋常路,報考一所美術院校。她的理想是學工業設計,以后做插畫師。
對于女兒的夢想,媽媽說,雖然她和爸爸都不是美術專業,但是只要女兒愿意,會請專業老師來幫助她,并且適當地引導她做好人生規劃。“現在只要一有比賽,我們都會鼓勵她參加,比如之前就參加過江干區中小學生藝術節,取得了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