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承辦的中國教育科學論壇之分論壇“財經素養教育標準與實踐”在京舉行。會上,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首次正式發布從幼兒園到大學階段的《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全文,是國內第一份系統的、學段相對完整的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
財經素養作為21世紀公民必備的核心素養之一,不僅具有個體意義,更具有社會意義和國家意義。提升公民財經素養,關乎個人發展、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面向全民的財經素養提升已是國際趨勢。
據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張男星教授介紹,《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由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組織專家團隊,歷時近兩年時間研制出來。標準研制組依托中心咨詢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以及其他高校的專家力量,組建了包括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國家部委、行業企業、中小學校等不同機構專業人士在內的標準研制組,采取“邊研究、邊咨詢、邊修改”的合作聯動方式,通過開展文獻整理、國際比較、通訊咨詢、問卷調查、座談研討等多種方法展開理論與實證研究。標準研制歷經6次專家函詢,涉及專家近80人約 100多人次,覆蓋財經、教育等眾多領域的知名學者和企業人士。
據了解,研制組曾兩次在財經素養教育論壇上公開發布了《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框架》(討論稿),廣泛征求意見,同時,先后對東、中、西部的一線教師、教研員、學校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家長和學生等不同群體,就中國財經素養教育以及標準研制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座談和問卷調查,并以多種方式在理論拓展和實踐探索中不斷修正和完善各學段的財經素養教育標準。
本次論壇上,財政部國庫司司書耀處長認為,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提高公民的財經素養更有特殊的緊迫性。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積極組織研制各學段財經素養教育標準,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國際發展趨勢,充分考慮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和現實國情。上海財經大學學科辦主任應望江教授指出,開展公民財經素養教育,對于深入貫徹十九大報告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也具有長遠的、戰略性的、基礎性的重要意義。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現有標準框架站位高,有機融入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國際視野,全面關照到個人與家庭、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關系,充分考慮了不同學段學生當前身心發展特點和未來發展目標,兼顧了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循序漸進,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并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