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二
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進山修行.十二月初八這天因饑餓勞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發(fā)現,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徹大悟.得道成佛。一說,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時給財主放牛,因牛腿摔斷被財主關在一間屋子里,3天沒給飯吃,他饑餓難忍.到處搜尋.終于發(fā)現了一個老鼠洞,從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種糧食,煮成粥食用,覺得非常香甜。后來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時候吃那頓粥的味道,就命太監(jiān)用各種糧食煮了一鍋糖粥,歡宴群臣,后朝中文武百官爭相效仿并傳入民間,遂成了一種節(jié)日習俗。因朱元璋吃糖粥的日子是臘月初八,所以這粥也就叫"臘八粥"了
傳說三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jié)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后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fā)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jié)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干,積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以上就是有關臘八節(jié)的傳說的全部內容了,現在你知道臘八節(jié)的傳說是什么了嗎?
三、臘八童謠
臘七臘八
臘七臘八,凍死寒鴨,臘八臘九,凍死小狗,臘九臘十,凍死小人兒。
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花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臘月謠
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堂倌粘;臘月二十四,輕度需吃素;臘月二十五,吃魚為大補;臘月二十六,備年燉大肉;臘月二十七,快刀宰公雞;臘月二十八,饅頭白面發(fā);臘月二十九,順心多吃藕;臘月三十過大年,大盤餃子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