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必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使他們成為未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主力軍,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新時代賦予教育的新使命,也是修訂高中課程標準的現實依據。
教育塑造未來,強國必須興教。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一方面,我們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提高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推進教育公平,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更為重要的是,未來數年的高中生,其人生黃金期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完全吻合,他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青春力量。最新一輪高中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修訂,都是著眼于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而規劃、設計的。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回答教育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的問題,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的學科課程標準。新修課標不僅會推動中國高中教育邁向新境界,而且可以為解決世界教育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們以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世界范圍內開創性地構建了以核心素養培育為主線的課程體系,把培育積極的人生態度、價值取向、創新意識和關鍵能力有機整合為課程目標,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熔入一爐,并且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描述了可行的課程內容、學習方式、教學策略、評價方法,期望修訂課程的實施,既可以有效地改善知識與能力、學科與育人的分割狀態,也可以更好地避免知識積累與創新意識及動手能力脫節的現象。例如,物理特別強調“科學態度與責任”的重要性,化學和生物學則強調“科學探究與社會責任”的內在統一。
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教育就必須培養新一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我們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為此,各個學科在修訂課程標準時,立足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為首要任務。各學科都力求把思想道德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特別強調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文化認同、情感認同,凸顯課程的育人價值,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歷史、語文、外語、地理等學科,注重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著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多種形式進行結合、融入,實現專業知識與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語文、歷史、思想政治、數學等學科,堅持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涵養家國情懷,培育愛國精神;許多學科都注意把法治精神的培養融入到學科教學之中,思想政治不僅把“法治意識”明確為核心素養之一,而且把“公共參與”作為關鍵能力納入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