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上。
抉擇 愛好和成就感無可替代
“北大博士去高中教書太屈才了。”在卓峻峭選擇進入南開中學后,這句話伴隨他相當長一段時間,有來自朋友的、父母的、親屬的,還有同學和同事的。
對于這些或關心或感慨的言論,卓峻峭說他能理解,因為畢竟對很多人來說,辛苦讀到北大博士,畢業后卻當了一個中學老師是有些“虧了”。即使是他自己,在2016年選擇進入南開中學也是經歷了一番糾結。
出生于蘭州的卓峻峭,從本科到博士,卓峻峭在北京大學度過了自己的求學時光。讀博期間,他曾經在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連續兩年獲得北京大學校長獎學金。博士畢業后,也有部分同學去到高校做科研,但卓峻峭卻對教學更感興趣。
頂著名校光環,卓峻峭找份工作很簡單。
博士畢業前夕,經過面試和試講,卓峻峭拿到了西北工業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副教授的職位,父母無數次表示“大學老師社會地位高,更受人尊敬”,建議他去西北工業大學工作。他明白父母的想法,985大學副教授的職位的確是個很好的選擇。可自己真的要因為一些外在因素,去選擇干自己并不十分喜歡的科研嗎?
卓峻峭直言,和大學老師接觸了9年,十分了解他們的生活,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我喜歡教學,特別是站在講臺上的一線教學,跟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一起討論,一起成長。”在和父母一番討論后,卓峻峭毅然選擇來到心儀已久的重慶南開中學,成為一名高中教師。
卓峻峭的講臺夢,緣自高中的一次偶然。一次化學課,卓峻峭給老師說了自己的解題思路,老師便讓他去講臺上講給同學聽。再后來,老師會拿出一節課的時間讓卓峻峭講一整張卷子。“我覺得知識能進行分享,然后大家一起討論,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談及南開中學,卓峻峭直言“仰慕”已久,寬容自由的精神氛圍,學校鼓勵教師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化學是一門很好玩的學科,希望同學們學以致用,以化學的眼光去看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