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圍繞“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出全面部署,明確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昨日,教育部公布年終工作盤點,圍繞中央關心、社會關注、人民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2017年出臺了一批新政,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工作取得新突破。
在此梳理了2017年教育領域的20件大事,一起回顧這一年來中國教育的前進足跡。
1.編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這是“十三五”時期指導全國教育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確定了“十三五”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主題主線,提出到2020年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教育總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推動我國邁入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行列,為實現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遠景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2.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
1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9月下旬,公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建設學科點465個。在新的歷史時期,“雙一流”建設對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奠定長遠發展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3.修訂高校學生管理規定
2月,教育部出臺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此次全面修訂,著力增強了《規定》的針對性、規范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及時反映和體現了中央關于高等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適應了經濟社會發展新需要,體現了高校教育與管理新變化。新《規定》的實施,對于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保障學生權益、規范學生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4.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這對于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思想引領,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切實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月,教育部黨組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8月印發《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作為深化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向高校基層延伸的重要舉措。9月,教育部以部長令形式修訂出臺《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是進一步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升其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的重要制度安排。12月,教育部出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切實構建“十大”育人體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教育部還將2017年定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學親和力和針對性,增強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
5.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啟動
3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將要達到90%以上。攻堅的關鍵是保基本、補短板、促公平,重點是提高中西部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革命老區普及水平,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殘疾學生和隨遷子女受教育機會,解決普通高中大班額比例高、職業教育招生比例持續下降、學校運轉困難等突出問題。實施攻堅計劃,對于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進一步提升國民整體素質、勞動力競爭能力、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6.深化高等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
3月,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瞄準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的學科專業、編制、崗位、進人用人、職稱評審、薪酬分配、經費使用等方面的深層次問題,進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權,給高校松綁減負、簡除煩苛,讓學校擁有更大辦學自主權。深化高等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明確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舉措,是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的必然要求。
7.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
4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對“十三五”學前教育改革發展作出全面部署,重點解決脫貧攻堅地區、兩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區和城鄉結合部幼兒園建設問題。提出通過發展普惠性幼兒園等舉措,實現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左右的目標。
8.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
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意見》從學校安全風險防控的總體要求、風險預防體系、風險管控機制、事故和風險化解機制、領導責任和風險化解機制等五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規定,旨在把校園建設成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對于切實維護師生人身安全、保障校園平安有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9.推動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
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辦法》,對省級政府領導、管理、保障、推進教育事業發展穩定工作開展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對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班子考核依據。《辦法》明確評價目標、規范評價流程,加強考核問責,對推動省級人民政府依法全面正確履行教育職責,確保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