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防治中小學生
欺凌的長效機制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 鐘秉林
一、建立防治中小學生欺凌的長效機制,保障學生在安全、和諧的環境中學習是政府應盡的責任,對于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首先要保障學生在學校能夠安全地生活,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是學校教育的底線。因此,建立防治中小學生欺凌的機制是政府應盡的責任,同時也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家庭、學校、政府部門應加強協作,建立健全防治學生欺凌工作的協調機制,確保中小學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實處。
父母在日常生活的言傳身教中要為孩子樹立榜樣,不通過暴力打斗和惡言相向的方式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沖突。
學校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處理矛盾、防治欺凌和加強自我保護等方面的教育。還應制定防治學生欺凌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
教育行政部門要引導學校把防止學生欺凌工作作為學校安全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加以關注。
公安機關可以參與警示教育或對實施欺凌的學生予以訓誡。檢察院和法院根據案情進行審查起訴、訴訟監督和審判等工作。對依法應承擔行政、刑事責任的,可以依法開展必要的教育矯治,也可以根據法律進行判刑處理等。
三、在實際工作中,要嚴格區分學生欺凌與學生間打鬧嬉戲的界限,要給予學校和教師合理的懲戒權,同時還要盡量避免給教師和校長增加額外的壓力和負擔。
防止中小學生欺凌工作的關鍵是完善制度建設,讓教師認可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把它放在重要的地位去對待,并給予教師必要的管理權力。在實施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此項工作給學校和老師增加額外的壓力和負擔。
防范學生欺凌是落實
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迫切要求
國家督學、山東省教育廳巡視員 張志勇
堅持源頭治理。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三個基本理念:
一是每個孩子的生命都需要呵護,人的生命不容踐踏。
二是每個孩子的人格都是高貴的,人的人格不容污辱。
三是每個孩子的健康都是第一位的,人的健康不容剝奪。
堅持系統施策。
一是要重建學校教育環境。學校教育要把促進和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首要任務。
二是要重建家庭教育環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最好的榜樣,預防學生欺凌,家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是要重建社會教育環境。凈化社會環境,加強社會文化環境治理,是防范學生欺凌的重要任務。
堅持寬嚴相濟。
堅持教育與懲罰相結合的原則,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要秉承“寬容而不縱容”的思想,區別不同情況,堅決進行依法處置,決不姑息遷就。
堅持健全機制。
一是要健全工作機制。各地、學校要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加強對防范學生欺凌的領導;各地要完善培訓機制;學校要加強學生欺凌防范專題教育;各地、學校要定期開展防治學生欺凌專項調查。
二是健全考核機制。將本區域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工作情況作為考評內容。
三是要健全責任追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