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生前對臺灣和香港、澳門牽腸掛肚,深深眷戀。1988年9月5日,他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說:“我的最大愿望是活到一九九七年,因為那時將收回香港,我還想去那里看看。我也想去臺灣看看,不過看來一九九七年以前解決這個問題不容易。”1992年到南方視察時,鄧小平曾站在深圳皇崗口岸的過境橋邊深情地眺望香港,久久不愿離去。據工作人員介紹,他當時目不轉睛地看著香港的方向,當身邊人一再請他上車時,他說:“讓我再看一回吧。”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當五星紅旗在香港和澳門上空升起時,不少出席政權交接儀式大典的嘉賓將目光轉向現場一位年過八旬的女士——鄧小平的夫人卓琳。就在距離香港回歸幾個月前,鄧小平不幸逝世。卓琳帶著他的夙愿,來到香港和澳門,她說:“我能夠代表他完成這個遺愿,他在九泉之下也會感到高興和欣慰的。”
沒能夠親眼看到香港、澳門的回歸,是鄧小平的遺憾,但由他開創的“一國兩制”方針,不但促成港澳順利回歸、平穩過渡,而且為兩個特別行政區的繁榮穩定提供了根本保證,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一言可為天下法,一語而為百世師”——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方針,不僅為中國的統一大業指明了方向,而且成為國際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成功范例
歷史遺留下來的臺灣、香港、澳門問題,深深地縈繞在鄧小平的腦海中,他時時擘畫著祖國統一大業的宏圖。深思熟慮后,他對祖國統一問題得出了一個令世界為之贊嘆的結論。他一語千鈞地指出:“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看只有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鄧小平對“一國兩制”核心與本質進行了精辟的詮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十億人口的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臺灣實行資本主義。”這一結論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智慧和創新精神的結晶,是鄧小平對當代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科學的解讀和積極實踐。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央提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祖國統一和維護世界和平三大任務。統一大業千頭萬緒。對于如何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國統一,鄧小平展現了一個偉大政治家的恢弘氣魄和深邃的戰略眼光。他在構思解決臺灣問題的方法時,“一國兩制”構想已具雛形。
1979年1月,鄧小平出訪美國前,創建性地提出,臺灣作為一個地方政府當局擁有自己的權力,但必須是在一個中國的條件下,它可以有自己一定的軍隊,……現行的生活方式可以不變,資本主義經濟可以不變。
從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到1981年9月的葉劍英委員長提出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9條方針政策,從1982年1月鄧小平會見海外朋友時歸納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到1983年6月鄧小平進一步提出了實現和平統一的6條具體構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構想不斷清晰著、完善著,成為解決祖國統一問題的基本方針和最佳方案。而鄧小平則以其非凡的膽略和巨大的勇氣,集中了全黨的智慧,成為這一偉大構想的創造者。
“一國兩制”科學構想,既體現了實現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性,又充分考慮到臺、港、澳的歷史和現實,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精神在祖國統一大業中的具體運用。正如鄧小平多次講到的“一國兩制”構想“就是實事求是”,“是從中國的實際提出的”。他說:“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這個特色,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對香港、澳門、臺灣問題的處理,就是‘一國兩制’。這是個新事物……這就叫做中國特色。”
“一國兩制”構想最早是為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的,根據實際情況,首先運用于解決香港問題的實踐中。在鄧小平的關心下,中共中央確定了解決香港問題要堅持兩個原則: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不能再晚;二是收回香港以后,一定要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這以后,經過外交談判,1984年12月19日,中英在北京正式簽署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圓滿解決了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實現了中國人民長久以來收回香港的愿望。
香港問題的解決,極大地推進了澳門回歸的進程。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簽署了聯合聲明,確認中國政府收回澳門。至此,在“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導下,港澳的前途問題得到最終解決。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門分別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中國統一的“三步走”工程踏出了堅實的兩步,也為臺灣問題的解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樹立了光輝典范。香港知名人士撰文贊揚“一國兩制”:“一言可為天下法,一語而為百世師。”
“一國兩制”偉大構想,不僅為中國的和平統一指明了方向,也為國際間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全新思維,是對人類文明和進步事業的偉大貢獻。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由衷地贊嘆說:從歷史的觀點看,“一國兩制”是最富天才的創造,這個構想看起來是個簡單的想法,卻是充滿想象力的構想。
“一國兩制”構想作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最重要的政治理論和國家理論之一,作為鄧小平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已被寫入了中共十五大報告;作為中國共產黨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指導思想,已被載入了《中國共產黨黨章》;作為國家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一項基本國策,已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鄧小平的名字,永遠光耀在祖國統一的大道上。(陳斌華 李鯤 李凱)
(摘自新華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