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華民族面貌發生前所未有變化的偉大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走向成熟的偉大時代;是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斷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偉大時代。新時代高等教育面臨著新的形勢,中國高等教育是不是強國,必須在國際視野下看我們有沒有影響力、有沒有感召力、有沒有塑造力,是不是開始走進世界舞臺中央,在世界高等教育發展中有沒有中國聲音、中國元素、中國方案。
新時代高等教育的定位和使命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七個戰略,即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每一個戰略都與高等教育密切相關。十九大報告還提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如果沒有高等教育的人才、科技和服務的支撐,這些“強國”建設也都難以完成。一句話,新時代的國家戰略和目標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這些戰略發展的基礎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容,而復興需要教育作基礎。正如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所謂基礎工程,第一它是基礎平臺,第二它必須率先實現。由此可見,十九大報告把高等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高等教育在新時代承擔著新使命:
第一,目標更高了。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優先發展教育,才能面向新時代、贏得新時代、領跑新時代。因此,高等教育強國要在教育強國建設中先行實現,高等教育不是適應新時代的問題,要贏得新時代,最重要的是要有領跑新時代的能力。
第二,任務更硬了。十九大報告講教育的部分有327個字,內涵豐富,尤其是其中的動詞的使用與以往不一樣。比如,以前是“把立德樹人當作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十九大報告是“落實立德樹人”,“當作”是號召,“落實”是目標。以前說“實施素質教育”,十九大報告是“發展素質教育”。明年我們要在福建舉辦第四屆全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在我看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新時代素質教育的新突破。原先素質教育更多地體現在知識層面,如增加人文素養知識,現在我們要把知識、能力、素質糅合在一起。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團隊精神,敢于冒險、不怕失敗。所以,素質教育不是實施的問題,而是發展的問題。以前提“促進教育公平”,十九大報告提“推進教育公平”。以前提“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十九大報告則提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第三,需求更迫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這意味著,高等教育今后的使命神圣、任務艱巨、責任重大。高等教育只有真的把一流本科教學這件事情落實了,真的做好了,才能讓“更迫切、更強烈”的事情夢想成真,否則就是空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