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對初高中學校的法治教育,是否建立了常態化機制?
鄭新儉:“法治進校園”全國巡講活動開展之初,就考慮到要建立學校法治教育長效機制,確保3年集中活動后,實現活動常態化。全國巡講團在各地巡講時,學校和家長也普遍提出這樣的要求。目前,各地在這方面進行了不少有益探索,值得總結和推廣。
建立法治巡講資料庫。各地檢察機關研發了一批涵蓋自護教育、校園欺凌、性侵保護、網絡犯罪等主題的高質量巡講作品,培養了一批優秀巡講人才。
推動學校法治教育常態化建設。一些檢察機關采取擔任學校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等方式,暢通檢校溝通渠道,探索“內嵌式”法治教育。截至2017年4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有8400余名檢察官擔任中小學法治副校長。
加強法治教育基地建設。截至2017年4月,全國檢察機關建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1580個,在巡講活動期間,共安排中小學生參觀326萬人次。
依靠黨委政府的支持,把學校法治教育納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總體部署。河南許昌將“法治進校園”活動列為當地黨委政府社會治理的“民心工程”,由檢察機關主導,協調教育局、團委、婦聯各方力量共同開展活動。
推動建立涉未臨界預防機制
記者:下一步,最高檢對打擊防范校園人身傷害案會有哪些新舉措新方案新設想?
鄭新儉:黨的十九大對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出明確要求。維護校園安全,保障師生合法權益是檢察機關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舉措。檢察機關將切實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依法充分履行職能,積極參與打擊防范校園人身傷害犯罪。
依法懲治相關犯罪,尤其是堅決依法處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犯罪、嚴重危害校園安全的犯罪。建立健全相關案件信息報告、備案審查和指導督辦機制,研究制定重點犯罪證據審查指引,確保辦案質效。
始終堅持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和對未成年被害人的關愛、救助。在以往工作基礎上,將推動建立對有嚴重不良行為或者不夠刑事責任年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臨界預防機制,建立辦案、救助同步進行的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辦案救助機制等工作制度。
加強類案監督,促進校園安全機制建設。目前,不少地方檢察機關在這方面已經形成很好的經驗。如上海檢察機關正在推動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案件信息庫,一些接觸未成年人的行業要實行入職查詢制度。最高檢未檢辦將總結完善這些有益探索,適時推廣。
繼續深入開展“法治進校園”全國巡講活動。在接下來的巡講活動中,除進一步增強對廣大學生法治教育的成效外,還將突出重點領域、重點對象,專門研發針對學校、幼兒園老師、管理者及家長的法治課程,提高有關人員依法維權、依法辦事的意識,確保普法效果。(本報記者 蔡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