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220千伏井山變電站在泉州北峰西華洋片區正式啟用送電。這座歷時兩年多建成的變電站,不僅將泉州中心市區供電能力提升至480兆伏安,還通過高壓線路纜化入地釋放了700余畝城市土地。同時,它還是泉州市首個“零碳景觀變電站”、首座220千伏全電纜進出線變電站,也是福建省目前單體投資量最大的電網遷改項目。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十四五”期間,響應泉州市委、市政府的科學決策部署,國網泉州供電公司深入推進新時代電力“雙滿意”工程,堅持以“電網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扎實開展“電力設施補短板”三年行動,走出一條具有泉州特色的電網發展之路,當好21世紀“海絲名城”建設的電力“先行官”。
政企協同 全力推進電力設施建設
高質量的電力供應,是泉州城市發展和運行的重要“生命線”。2022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關于推進泉州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啟動“電力設施補短板”三年專項行動,實施“抓征遷交凈地”“一站式”聯合審批等15項具體舉措,建立城建辦和市重點辦雙協調機制,全力推進電力設施建設。
“公司專門成立了工作領導機構,并設立30個工作聯絡組,與市委、市政府建立起常態化溝通機制。得益于政企協同形成的強大合力,一個個電網建設難題迎刃而解,電網投資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發展部相關負責人如是說。2024年,國網泉州供電公司與城建辦聯合開展電力用地報批專項競賽,高效完成30個變電站“交凈地”、1085處塔基征遷,交凈地及塔基征遷數均創歷史新高;與市發改委等7部門聯合發布全省首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高質量發展意見,引導分布式光伏有序開發;與市應急局、工信局高效聯動,完成地區1850處“三線搭掛”隱患整治;與林業局建立“林電共安”合作機制,全地區簽訂3949畝電力線路走廊樹種置換協議;開展“電力課堂進黨校”,進一步耕植縣鄉級干部“電網建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理念,助推電網快速發展。
今年,“電力設施補短板”深度融入泉州市“項目提效年”。全年28個變電站“交凈地”、925處塔基征遷等任務被精準納入政府專項工作與考核評價范疇,為電網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
屢創新高 基建投資增幅全省第一
2024年12月26日,打造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泉州速度”的220千伏城區變電站順利建成投用,解決了泉州中心城區近13年無新建220千伏變電站的歷史難題,實現中心市區220千伏電網容載比同比提升20.7%,更好滿足各類企業增資擴產的用電需求。
像這樣把錢投在“刀刃上”,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充分發揮電網投資的帶動作用,這幾年投資規模屢創新高。“十四五”期間,泉州市電網基建累計投資超160億元,帶動全社會投資超300億元,形成強大的產業拉動效應,較“十三五”期間投資總額大幅增長85%。特別是“電力設施補短板”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年均電網基建投資約40億元,較“十三五”期間年均水平“翻番”,增長幅度位列全省第一。
此外,在主干網建設方面,“十四五”以來,全市累計投產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90座,新增變電容量938萬千伏安,保供能力大幅提升。配網建設方面,古城街巷景觀綜合提升工程深入實施,分批對老舊街巷進行電力配套改造,今年將完成中山南路片區46條街巷配電線路改造提升。
同時,今年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精心規劃投運地區第7座500千伏變電站等27項重點工程,將進一步優化泉州電網結構,提升電網供電能力。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電力設施補短板”三年行動收官之年,泉州全社會最大用電負荷預計達1206萬千瓦、比增6.3%,用電量將達707.55億千瓦時、比增4.9%,用電需求的持續增長對供電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全年電力固定資產投資預計超50億元,增長14.6%。”國網泉州供電公司以實際行動作答“收官戰”,精細謀劃“十五五”電網規劃,加快建設與萬億GDP城市相匹配的高品質智能電網,書寫電網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的嶄新篇章。(通訊員 黃家鑫 黃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