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些父母在孩子讀書階段就全職陪讀,甚至為此辭掉了工作。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9.4%的受訪者表示家長陪讀現象普遍,但僅24.9%的受訪者贊成家長陪讀。67.0%的受訪者認為家長陪讀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大。
受訪者中,男性占46.5%,女性占53.5%。00后占0.8%,90后占20.6%,80后占51.8%,70后占19.8%,60后占6.0%。
69.4%受訪者表示家長陪讀現象普遍
趙敏雅是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名研究生,在她讀高三時,媽媽停止工作全職陪讀了一年。趙敏雅說,陪讀現象在高中非常普遍,“高中的時候,我們班有1/3的學生家長都選擇陪讀,在我們學校附近的小區租房子給孩子做飯”。
“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比什么都重要。”趙敏雅的媽媽黃玉霞是一名小學老師,深知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在讀高三前就和敏雅的爸爸商量,停掉一年的工作陪孩子渡過這段時間,“當時孩子的學習進入最緊張的一年。而我女兒的生活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不是特別好”。
黃玉霞覺得陪讀可以改善孩子的飲食,讓孩子吃得更有營養,“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還可以及時開導她”。
趙剛(化名)剛讀小學四年級,爸爸做生意經常出差,根本沒有時間照顧他和弟弟。為了更好地照顧兩兄弟,趙剛的奶奶就在他的學校里租了一套房子,專門照顧他們的生活。
調查中,69.4%的受訪者表示陪讀現象普遍,其中18.6%的受訪者認為非常普遍。21.2%的受訪者認為一般,7.8%的受訪者認為不普遍。
具體而言,受訪者認為高中階段出現陪讀的頻率最高,占53.2%。此外,小學階段占36.3%,中學階段占46.7%,大學本科階段占8.4%,研究生階段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