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受訪者認為家長陪讀對孩子學習幫助大,37.1%受訪者認為幫助小
趙敏雅高考成績并不是太理想,相比高二,并沒有什么進步,因此她覺得,陪讀對成績的提高并沒有太大作用,“媽媽陪讀只是給我做飯,確保我能吃得好一點,可是媽媽對高中的知識不甚了解,在學業上并不能輔導我太多”。
黃玉霞也覺得,陪讀并不能讓孩子的成績有質的提升,“只是改善了生活,功課方面卻幫不到她。”好在趙敏雅在高考中發揮正常,“成績沒有進步,可也沒有退步,這已經足夠了”。
陪讀一定能帶來好成績嗎?28.6%的受訪者認為陪讀和好成績之間沒有聯系,64.9%的受訪者認為陪讀和好成績之間有一點聯系,僅6.5%的受訪者認為陪讀和好成績之間有很大聯系。
具體來看,44.4%的受訪者認為家長陪讀對孩子學習幫助大,認為非常大和比較大的受訪者分別占6.6%和37.8%,37.1%的受訪者認為陪讀對孩子學習幫助小,10.1%的受訪者認為陪讀對孩子學習沒有幫助,8.3%的受訪者認為陪讀對孩子學習會起到反作用。
趙剛在奶奶的陪伴下,成績也是忽高忽低,“奶奶管我管得比較嚴時成績會好一點,奶奶一旦不太管我,成績就突突地下滑”。
67.0%受訪者認為家長陪讀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大
陪讀的本意是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讓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可讓父母沒想到的是,陪讀本身也會給孩子帶來壓力。調查顯示,67.0%的受訪者認為家長陪讀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大,28.0%的受訪者認為一般,3.3%的受訪者認為壓力很小,1.7%的受訪者認為陪讀不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陪讀肯定會有一點壓力,老是覺得如果自己不努力學習,就對不住媽媽的付出。”趙敏雅表示,“高考之后,成績沒有達到預期,覺得最對不起的就是媽媽,她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陪我,就希望我有個好成績,結果我卻辜負了她”。
讓敏雅欣慰的是,媽媽并沒有因此埋怨她,反而還開導她,“只要努力就好了,媽媽陪伴你不僅是為了你的成績,你能健健康康地跨過高考這個門檻就好”。
黃玉霞說,有些陪讀家長每天強調自己的付出,給孩子帶來很大壓力,“我陪讀時看到一些家長反復叮囑他們的孩子:你一定得好好努力,不然你就對不起媽媽在你身上下的功夫。這樣很不好,嚴重的話會讓孩子有逆反心理”。
“是否去陪讀取決于孩子的情況和家庭情況,孩子本身在學校里生活得很好,心理素質也過硬,家長沒有必要去陪讀。”黃玉霞說,“學習和學校的事情家長不懂的話,也幫不上孩子太多”。
調查中,除了給孩子帶來壓力,72.9%的受訪者認為陪讀會降低孩子的自理能力,此外,影響孩子的交往能力(48.9%)、導致孩子自律能力差(44.6%)和造成孩子好逸惡勞(28.5%)等也是陪讀的不良影響。
“我有個同學媽媽高中陪讀了3年,她一放學就回家吃飯,不像我們都是成群結隊地奔向食堂,結果她3年里一個好朋友也沒有交到。”趙敏雅表示,“陪讀的時間太長,孩子就很難交到好朋友了”。
調查中,24.9%的受訪者贊成陪讀,37.7%的受訪者反對陪讀,37.4%的受訪者覺得不好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