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意見:分清主次 輔導完成
孩子已經讀初二的李女士表示:“本來聽說現在幼兒園的作業很難,都得家長完成,我還覺得自己挺幸運的,自家孩子讀幼兒園的時候沒這么多名堂。但沒想到逃過了幼兒園,小學初中卻逃不了。”原來,李女士兒子的學校有所謂的“聯系本”,家庭作業全都記錄在上面,孩子完成作業后需要家長簽名,并對孩子的作業情況作出評價,許多聽寫類的作業還需家長配合完成。此外,許多學校每學期都有社會實踐課程,這都需要家長配合完成。原來,親子作業并沒有隨著年級的提高而消失。
家長們如此排斥,難道親子作業真的只是形式主義,毫無實際作用嗎?
事實上,也有家長認為自己平時工作忙,很少陪孩子,而親子作業增加了自己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又能鍛煉孩子的能力。孩子進入小學和初中階段后,陪同寫作業有助于家長更加及時全面地了解孩子的變化及問題。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老師們都表示:“親子作業是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家長在此過程中只是輔助,家長們要分清主次。而且并沒有要求孩子們完成得多完美,家長不用太注重結果,只要是認真陪孩子完成就行。”
記者采訪發現,盡管孩子在親子作業中的參與度不高,但不少孩子認為,和家長在一起完成作業十分有趣,而且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父母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