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領導干部不僅在前臺大搞權錢交易,還縱容家屬在幕后收錢斂財,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響經商謀利、大發不義之財。有的將自己從政多年積累的“人脈”和“面子”,用在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
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家”和“冢”這兩個字,它們很像,區別就在于那個“點”擺在什么位置。對家屬子女要求高一點才能成為幸福之家,低一點就可能葬送一個好家庭。有的領導干部一路走來為事業付出很多,有的在實踐中什么關都能過,甚至生死關也能過,但親情關過不去,最后栽在了這個問題上。因此,總書記指出,對家里那點事,要多操點心,多聽聽各方面反映,有了問題要敢抓敢管,再難也要硬起頭皮來管,一要管住,二要管好。
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周恩來、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同志都是家風建設的榜樣。周恩來嚴格要求自己過好“親屬關”,他的晚輩們把總理對大家的要求歸納為“十條家規”。這“十條家規”涉及到親屬往來看望他相關的吃穿住用行,怎么來,來了住哪里,出行又怎么安排等等,說得都十分具體,既有人情脈脈的一面,又有原則性的一面,而且把原則性問題說得擲地有聲。
一代代共產黨人所建立和倡導的紅色家風,是我們黨的傳家寶。要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
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私事,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防止“枕邊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防止子女打著自己的旗號非法牟利,防止身邊人把自己“拉下水”。總書記深刻指出,正確認識和處理人際關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則辦。我國是個人情社會,縣級地域不大,人際關系比較緊密,親屬圈、朋友圈、同事圈等比較熱絡。領導干部有權,自然找的人就多。面對老領導、老同事、老同學、老朋友、老下屬,還有遠的近的各路親戚,如何正確對待和把握是對領導干部一個很現實的考驗。
“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推動社會風氣明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