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私塾就像“打游擊”
多位圈內名人選擇去廣東發展
浙江一些之前的“私塾名人”也紛紛選擇了離開。
2011年,義烏一家外貿公司的老總徐雪金,創辦“在家上學聯盟”網站,帶著自己7歲的女兒和兩歲半的兒子在家上學。當時,網站在廣州、上海、北京、成都、南昌和深圳等城市的在家上學家庭都建立了“聯盟群”。
但之后,因為在義烏招不到學生,徐雪金去了廣東。
近日,記者聯系上在惠州的徐雪金,他表示,因為政策對在家上學并不支持,一年多前,網站已停止運作。
目前,他的兩個孩子依舊在家里,自己教育,也沒有收其他的學員。
此外,獲稱“民間私塾第一人”的嘉興人袁鴻林,在歷經私塾五次搬家后,在今年離開浙江,去了廣東。
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如今的政策環境下,做私塾就像“打游擊”。
他們表示,之所以選擇廣東,是因為當地私塾風氣更重。
有家書院做出了規模
學生上百人,今年已有首批畢業生
不過,浙江有家書院做起了規模,學生已有上百人。
日前,記者在省圖書館見到了初陽書院的創辦者吳志堅。
初陽書院分龍游基礎部和杭州本部,本部的教學就在省圖書館里面。
他說,從2011年開辦書院以來,今年他們終于有了首批畢業的學生,一共5人,2個考研,2個創業,1個出國了。“這是個開始,以后畢業的學生會逐年多起來。”
身為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吳志堅在2008年讓兒子攸攸從杭州一中學退學,回家自己教。
“當時學校每周都有排名,短信一個接一個,孩子壓力大,我也心煩,所以干脆退學自己教。”吳志堅說,當時孩子很開心,但妻子是反對的。
自己教了幾個月,吳志堅發現行不通。“在家自己教,我現在是反對的,一來孩子沒有玩伴,也沒學習氛圍;二來家長不可能精通所有課程的教學,很難教好。我是博士,我妻子是碩士,但不是說我們就比學校的老師強,就能教出個好學生。”
考慮了很久,吳志堅干脆以此為契機,辦起了初陽書院,最開始,包括他兒子在內,才3個學生。
幾年過去,如今初陽書院有學生100多名,年齡從七八歲到18歲不等,專職老師40多名,專業和興趣類課程加起來有90幾門,每年的學費8萬元,每年入學時還有1/3的報名學生被刷掉。“我們的教學安排,是用5年時間,完成普通高中和大學的課程,讓學生可以繞過中高考,直接自考大學,拿到文憑,再選擇考研還是走進社會。”
據介紹,書院目前招收的大多是偏文科的學生。“簡單來說,就是高考肯定會因為數學不行,考不上好大學的這些學生。”吳志堅說,“自考大學文科的話不用考數學,揚長避短,而且一般拿到大學文憑時年齡會比正常讀書的學生小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