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啟蒙讓孩子素養全面提高
記者采訪了解到,自2004年起,重慶300余所幼兒園陸續開展幼兒文學啟蒙課程,提高孩子的文學素養,塑造其健康品格,受到家長的好評。
重慶市鋼圈廠幼兒園是最早開展文學啟蒙教育的幼兒園。課程老師王海燕告訴記者,他們正在上的這套課程由中國作協兒童委員會編撰,包括詩歌、美文、唱歌游戲、童話等4個系列。“這些作品不但文學性、趣味性強,而且每篇文章的后面有作品鑒賞及教學指導,便于老師教學。”王海燕說。
據鋼圈廠幼兒園園長楊帆介紹,他們將文學啟蒙作為特色,讓孩子在游戲中提高文學素養,全面開發幼兒的想象力、表達力以及表演力。教學實踐證明,該課程不但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歡迎,而且教學成效也很明顯。“孩子們更加自信了,同時更有想象力了,一些孩子能夠將學到的優美詞句靈活地運用于生活中。”
不少家長告訴記者,孩子們學完文學啟蒙課程后,發生的變化令他們感到很驚訝,一些家長受到孩子的感染,開始強化自身文學修養,與孩子一起進步。“教孩子死記硬背很簡單,但把文化基因滲透進孩子的心中很難。文學啟蒙教育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了孩子的‘三觀’,也改變了家長的一些觀念。”重慶新橋醫院幼兒園家長王江說。
記者不久前在新橋醫院幼兒園觀看了學生的畢業晚會,晚會上每個班級的孩子都要進行匯報演出,有的表演舞蹈,有的表演朗誦,還有的表演話劇……豐富多彩的表演活動,以及每個孩子的專心投入,讓前來參觀的家長感到非常自豪。
“我們對孩子文學素養的培育是持之以恒的,這次晚會既是匯報演出,也是孩子們的日常課程,孩子們每天都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成長,表演自然得心應手。園里的很多孩子在表演中找到了自信和快樂,優秀文化的基因就這樣一點點滲透到他們的頭腦里。”新橋醫院幼兒園園長周永說。
專家呼吁推廣文學啟蒙教育
重慶市教育督導研究所研究員李志輝表示,當前學前教育監管困難,一些學校為了生源,急功近利傾向明顯,這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李志輝等專家建議推廣文學啟蒙教育,塑造孩子豐富的情感和健康的人格,培育正確的價值觀。
周永表示,當前的學前教育功利性太強,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幼兒園則通過迎合這種心理謀取利益。對此,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觀念引導,讓學前教育回歸本質,更注重孩子人格的塑造和情感的養成。
“當前,宜抓住國家倡導樹立文化自信的契機,在學前教育階段開展文學啟蒙教育,通過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優秀文化基因入腦入心。”九龍坡區機關幼兒園園長劉麗說。(半月談記者 韓振 柯高陽 胡若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