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慶沙坪壩區鋼圈廠幼兒園里,大班的幾十名學生正在上課。只見孩子們錯落有致地站在草坪上,每人在課文里都有自己的角色,隨著內容的推動,他們井然有序地開始了表演和朗誦,猶如一個個跳躍的音符。
他們正在上的是文學啟蒙課程,這種寓教于樂的情景教育,讓孩子在有趣的游戲中歷練品行、開拓想象、增加知識。10余年來,重慶300余所幼兒園陸續開展文學啟蒙教育,讓不少孩子在成長中提高了素養,完善了心智。
幼兒教育急功近利問題突出
不少家長和幼兒教師告訴記者,當前一些幼兒園開展的啟蒙教育缺乏文學成分,更注重外語、數學以及閱讀材料的死記硬背,一些幼兒園甚至提前開設小學教學內容,提前為小學教育做準備。
周麗華是重慶九龍坡區的一名全職媽媽,為了給女兒找一所合適的幼兒園,她對周邊的幼兒園進行了深入的“考察”。“當前幼兒園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情況,大搞數字教育,講究立竿見影。一些家長也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要多學東西,而實際上,幼兒園應當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豐富的想象力。”周麗華說。
記者調查了解到,周麗華的話代表了不少家長的心聲。但是由于不少幼兒園開設課程所限,家長們往往無從選擇。“很多幼兒園只有語言課,沒有文學課,采取的是工具性教學法,我教一句,你學一句,以死記硬背為主。”曾經在重慶一所私立幼兒園做幼教的胡序春告訴記者,這是很多幼兒園的“通病”,尤其是一些講究效益的幼兒園。
“文學啟蒙在人的成長初期極其重要。不但可以培養美好心靈,還可發展感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產生‘成風化習,果行育德’的作用。”重慶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瞿亞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