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內涵不斷發展豐富,資助育人功能凸顯
“5年來,學生資助內涵不斷發展豐富,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資助之路。”趙建軍說,目前我國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已發展形成了“普惠、助困、獎優、引導”復合型體系結構。“普惠”以免學費為主,體現了公益性;“助困”以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困難補助等為主,體現了公平性;“獎優”以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和校內獎學金為主,體現了激勵性;“引導”以基層就業國家資助、應征入伍服兵役國家資助、師范生免費教育為主,體現了倡導性。
事實上,過去5年,我國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經過發展完善,已形成了經濟資助與體質改善相結合的資助方式,并在提供直接經濟幫助的基礎上,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著力解決貧困地區學生在校吃不上熱飯的現象。與此同時,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逐步發展形成了由保障型資助向發展型資助轉變的資助理念,即圍繞立德樹人根本目標,學生資助逐步構建了“扶困助學─立德樹人─唱響中國夢”這一新的資助內涵。
5年來,全國各地各校以學生資助為載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紛紛啟動了各種形式的“資助育人”創新實踐,以培育受助學生的科學精神、思想品德、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
山東省積極建設“學校、政府、社會、家庭”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資助育人新模式,深入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面發展系統培養教育項目”;貴州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誠信教育長效機制,通過策劃組織國家助學貸款誠信教育主題活動,將學生誠信教育貫穿高校育人教育始終……
“清華大學堅持將價值引領有機嵌入資助工作,實現了資助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清華依靠院系黨組織,形成了在秋季學期開學時、助學金發放時、助學金發放半年后的三次談話制度,安排校系師生連續18年開展受助學生家庭走訪,聘任國家獎學金獲得者擔任資助政策宣傳大使,傳遞青春正能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