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博灝在瑞士日內日瓦聯合國歐洲總部的近影。
關注點多與所學專業相關
法學專業熱議法定婚齡 很多人關心供給側改革
在談及對兩會的哪些話題比較感興趣時,盧宇表示:“近幾年,國內霧霾現象時有發生。而我本身是學習能源環境專業的,所以每年都對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和代表提案中有關環保和新能源政策的部分很感興趣。今年兩會提案中有幾份關于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汽車的。我認為這對節能減排和防治霧霾都有積極作用,但也要注意加強電池和電動機等關鍵技術的研發。”
對此提案,盧宇有著自己的看法,“百花齊放的局面固然可喜,但也不能一哄而上,國家應該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完善新能源汽車準入管理規則,從源頭上進行制度創新,將一些不具備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廠家淘汰出局,并高度關注電池系統安全問題,嚴格執行充電樁生產的國際標準。”
馬素湘表示,“出國讀研之前,我在國內學習法學,因此對相關的問題比較感興趣。今年兩會上人大代表黃細花提出把法定婚齡降低到18歲的提案;而在微博的熱搜榜上,一本兒童性教育讀物引起了極大的爭議。我認為降低婚齡并不適合我國國情。因為性教育的缺乏導致我國大部分人在18歲之前沒有接受過完整的性教育,思想行動上也不夠成熟,如何能夠對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另一半負責?所以我希望能有人大代表提議在國民兒童階段完善我國的性教育,而不是為了鼓勵生育將法定婚齡提前。”
李博灝是英國劍橋大學制造業研究所創新設計管理中心的一名博士。他格外關注的話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知識產權保護,消費升級等議題。“我的博士研究課題是關于推動創新設計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從而幫助中等收入國家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探索,因此一直十分關注國內關于供給側改革的相關議題。通過本屆兩會對于該議題的進一步關注,我希望可以有效地幫助我了解供給側改革與中等收入陷阱問題目前的發展狀況以及解決情況;也希望可以與更多的機構取得聯系,并幫助他們了解該議題最前沿的研究與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