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部投入4100萬英鎊,逐步在全英國8000所小學校里推行“上海數學教學法”
□“中國教學環境中,所有學生都是朝前坐的,這讓他們可以聚精會神,與老師積極互動。盡管課程很難,但是學生都聽得懂”
□“流利計算能力的缺乏,已經成為英國學生數學水平提高的障礙,而上海教學法帶來的乘法口訣表讓他們受益匪淺”
-----------------------------------------------------------------
春節前,英國萊斯特市霍頓山頂小學(Houghton on the Hill)的師生們依依不舍地送別了來自中國上海的數學老師。該小學的老師艾麗·烏勒森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雖然只有兩個星期的時間,但是上海老師的數學教學方法讓她和所有參加教學觀摩的老師都印象深刻,“不僅是老師,還有因為好奇而前來聽課的學校工作人員,大家都覺得上海數學教學法非常神奇。學生們也非常喜歡上海老師和中國的教學模式。在告別時,很多學生都流下了眼淚……”
同時擔任英國東米德蘭茲郡數學教育中心精熟教育專家的艾麗·烏勒森告訴記者,在觀摩了上海老師的授課后,她也決定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像上海老師那樣上課。與她一起聽過上海老師講課的其他小學老師也有同樣的想法,所以他們接下來就要開會研究如何改變現狀。
“不會算數”將成為歷史
事實上,由于受到上海數學教學法的影響和啟發,從而決定改用“中國式教學方法”的遠不止英國東米德蘭茲郡的這些小學。英國教育部國務大臣尼克·吉布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目前在英格蘭已經有800所小學在使用上海數學教學法。而這位國務大臣在2016年7月剛剛宣布,英國教育部將投入4100萬英鎊,在全英國8000所小學校里推行“上海數學教學法”。他說:“我們將見證本國數學教育的復興。過去我們聽到太多英國人說‘不會算數’,這將成為歷史。”
“不會算數”在英國已經成為一種廣為流行的“社會風尚”,盡管英國有許多數學精英,但英國民眾的計算能力普遍較弱。而數學不好,他們也不覺得難為情,學校里不會要求學生記住運算公式,考試時還可以帶計算器。
2009年和2012年,英國、中國、新加坡等70多個國家及城市15歲的學生分別參加了兩次PISA(一個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籌劃的對全世界15歲學生學習水平的測試計劃)測試。第一次測試以閱讀為主測,數學為副測,第二次測試則以數學為主測。兩次測試結果中,上海學生都排名第一,而英國學生則名落孫山。測試結果顯示:英國學生的數學水平,與同齡的上海學生相比,要落后3年。
所以,從2014年起,英國發起了與中國的“中英數學教師交換項目”,英國派遣小學教師去上海學習數學教學法,同時,中國數學教師也前往英國小學進行交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