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審法官稱,這起案子讓他想起了英國小說家威廉·戈爾丁(William Golding)的現實主義虛構作品《蠅王》,講述了一群流落荒島的孩子,因缺乏成年人指導變得十分混亂,最終退化為野蠻原始人的故事。
此案的審理畫上了句號,但有關中國小留學生人數漸多、狀況頻出引發的討論還在持續。過早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會讓心智還未成熟的小留學生“水土不服”。想送孩子出國念書的家長,需要留意低齡留學日漸增加的風險。
在美國媒體看來,翟云瑤、楊雨涵和章鑫磊這樣的“降落傘孩子”,忽然遠走大洋彼岸,像降落傘一樣“滯留”在他鄉,開始求學生活,難免遇到各種問題。
坐落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國際教育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近幾年赴美讀書的中國低齡留學生越來越多,特別是美國加州和經濟最發達的紐約州,聚集了大量低齡國際學生。其中,去年在加州居住的18歲以下中國留學生就有近6000人,占當地低齡國際學生的58.8%。
《洛杉磯時報》提到,“降落傘孩子”一詞誕生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韓國和中國臺灣、香港等地的富有家庭,爭先恐后送孩子去美國求學。近年來,“降落傘孩子”逐漸以來自中國大陸的孩子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