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在就業初期,留學歸國人員的薪酬水平遠低于期望值,這也導致海歸工作滿意度低,跳槽頻繁。調查顯示,76.5%的留學歸國人員表示回國后有跳槽的經歷。在跳槽的頻率方面,2年內跳槽的占主流,高達39.5%;3~5年跳槽的海歸占28.8%;5年以上再跳槽的僅占8.2%。
電視劇《小別離》的熱播將少年留學這一現象凸顯到公眾面前,留學的低齡化和海歸就業難的加劇共同引發了社會關于留學是否劃算的討論。
上述報告顯示,海歸群體中,認為留學劃算的占50%,不劃算的占20.2%,說不清和不方便回答的分別占22.1%、7.7%。
國外留學的高成本以及留學過程中提升的國際化視野、語言能力、生活適應能力等優勢,導致海歸有過高的留學效益期待。
從留學的金錢成本來衡量,海歸收回留學經濟成本的時間期待呈金字塔結構:認為3~5年收回經濟成本的人數最多,占比為 35.9%;認為1~3年內或5~10年內收回經濟成本分別占比23%和24%;認為1年內或10年以上收回經濟成本的占比最少。
報告認為,過高的留學效益期待和專業不對口,導致出現高端人才匱乏,這也是留學歸國人員勞動力供給缺口產生的原因之一。留學回國人員所學專業過度集中于經濟、金融類是造成歸國就業競爭激烈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