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弊須權衡
多名受訪家長告訴記者,他們相信從小接受英式教育,有助于孩子將來考取英國著名的公學和大學,“占坑”意識強烈。
對于那些急于在小學階段把孩子送往英國的家長而言,錢不是問題。很多學生本身就讀于上海的一些中外合作辦學學校,這些學校在上海一年的學費在15萬元到25萬元之間,而去上述英國九大公學“對口小學”就讀一年,學費大約在30萬元左右(含住宿費)。
這30萬元,還包括各種“課外班”的費用。“學校提供各種藝術、體育類的小班課,哪怕一門課只有一個學生選修,也可以進行一對一教學。”楊女士算過一筆賬,孩子直接去英國讀小學,比在上海讀私立學校、外加各種興趣班的費用,并不多多少,“最主要可以讓孩子的天性得到發揮,不至于因為調皮搗蛋被老師批評,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一家教育咨詢機構的負責人認為,家長如果希望看到子女在國外教育體制下充分發展其天生的個性,那么送孩子出國“最遲不要超過13或14歲”。原因是,“年齡小的學生個性還未完全固定成型,出國留學會改變和影響他們最終性格的形成。”
這家教育咨詢機構不贊成家長前往陪讀。“首先,只有12歲以下的孩子才能接受陪讀;其次,家長始終在身邊,也許孩子的成長并沒有那么快。”必益教育華東區域總監、英國教育產品總監徐正清認為,海外小學和寄宿家庭會盡可能地讓孩子感受到愛和關懷,“小到整理衣物,大到規劃學習生活,孩子們都能得到持續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