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億播放量、持續整整3個月的熱度,近40首金曲的重新傳唱。以打撈蒙塵金曲為己任的江蘇衛視原創音樂節目《金曲撈》,在6月30日用一場“金曲之夜”迎來了盛大收官。
收官之戰往往算是一檔節目的總結,我們從中發現,《金曲撈》的“金曲之夜”除了貫徹“打撈”動作,還提供了另一個維度的解讀:當兩位都可以被稱作“校長”的杜麗莎和譚詠麟同臺,當周蕙承諾在王櫟鑫新專輯留聲,當薛之謙與大張偉首度聯袂演唱引發網絡空前熱度時,《金曲撈》再一次給出了“有意思且有意義”的呈現。
如果說扣人心弦的喚醒機制和笑料迭出的叨叨團設置是“有意思”,那“好好唱歌,唱好聽的歌”的主旨背后挖掘出來的華語音樂圖景,就是“有意義”;如果說用全新編曲改造老歌的嘗試是“有意思”,那近40首金曲背后傳達出的故事和潛藏的一代人的青春,就是“有意義”。
而在所有這些“意義”的背后,《金曲撈》還想做的,就是希望年輕的喚醒師從原唱前輩那“傳承”對于音樂的愛與希望,而這,才是支撐華語音樂繼續前行的終極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