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處在一個任何音樂,想聽就能聽到的好時代。
但卻不是任何好音樂,都能受到關注的時代。
趙雷的《成都》不難找,在他本人都唱到煩躁的時刻,網易云音樂的評論仍然在20萬的基礎上不斷增加;薛之謙的《曖昧》不難找,自從寫段子走紅之后,新歌就常年霸占國內音樂排行榜…但是,原創歌手站在華語樂壇關注度頂峰的始終都是鳳毛麟角,更多的原創歌手,則是淹沒在被粉絲環繞的偶像團體以及銷量歌手的光環之下。
然而互聯網讓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時,卻給原創音樂人帶來持續性的打擊,歌曲抄襲問題屢見不鮮,一直活躍在小眾范圍內的原創歌手在作品得不到關注時,還要面臨侵權問題。
商業侵襲之下,中國原創歌手出路在哪兒?
80年代中期,北京掀起原創音樂高潮,誕生了中國最早一批的搖滾歌手。到90年代,中國校園歌手開始興起,不少今日還活躍在樂壇的原創音樂人都曾從那個年代脫穎而出。但是商業化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發展之快,面對這種無法抗衡的力量,如今的原創音樂人想要出頭變得越發困難。
受日韓音樂的影響,偶像歌手帶著自己龐大的粉絲擁躉,無論是銷量還是關注度都能在內地音樂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他們是商業化最頂端的寵兒,在團隊一條龍的產業鏈下,保持粉絲最喜歡的偶像狀態就是穩賺不賠。無論是線上點擊還是銷量,這都是原創歌手望塵莫及的數據成績。
著名音樂人崔恕表示,用大數據衡量原創音樂人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因為在所有平臺上,他們的數據都會被偶像團體、影視主題歌和銷量歌手所淹沒。極少數人通過真人秀脫穎而出,但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對于國內的原創音樂人來說,他們所面臨的,是在一個對原創音樂不夠積極的環境里做原創。
年輕人的原創音樂,該從哪里萌芽?
原創音樂的處境盡管艱難,但夾縫中生存的同時也在保持著一絲希望。
在偶像歌手占據主要市場的同時,這意味著受眾當中的年輕人占比越來越多。即使是原創音樂所在的小眾圈兒內,幾乎也是被新生代的年輕音樂人推著往前走,其中不乏陳粒這樣的佼佼者。
但并不是每一個年輕的音樂人都能像陳粒這樣不包裝、不參加選秀、不簽約的紅起來,大部分仍然需要一個平臺來獲得曝光和口碑,這也是《快男》、《快女》歌唱類選秀節目每年都有一批年輕的校園歌手參加的原因。
然而現狀卻是目前當紅的歌唱選秀節目,對選手自身的關注往往大過他所創作的音樂本身。就連央視難得做出一檔以原創音樂為主要看點的《中國好歌曲》,最后也難逃停播的厄運。
打造原創音樂生長的沃土,從屬于他們的平臺開始
一邊是校園里擁有無限創意的年輕音樂人,一邊是將商業化的噱頭作為關注度的音樂選秀。顯然年輕的原創歌手需要一個專注音樂本身的歌手選拔,而中國大學生音樂節毫無疑問是
校園原創歌手的不二選擇。
中國大學生音樂節是國內最具權威性的綜合性音樂項目品牌, 一直以來都在面向全國高校選拔優秀的音樂人才。對年輕的校園原創歌手來說,這是一個表達自我,實現夢想的捷徑。
自2015年起,中國大學生音樂節累計直接參賽并登臺演出選手超過10萬人,直接參與高校達300所,累計演出900余場,萬人級演唱會接近20場,培養了一批優質的原創音樂人活躍在樂壇。第三屆中國大學生音樂節,則同時開啟線上線下音樂賽區,為選手提供更多途徑。
2017年作為短視頻爆發的一年,在音樂比賽中,短視頻成為年輕人最喜歡的表達途徑。中國大學生音樂節線上來瘋直播賽區就備受選手青睞,作為覆蓋華東、西南區域的線上賽區之一,來瘋直播開啟報名通道之后便有上百所高校學生參與進來,并匯聚了一批風格迥異、且才華橫溢的創作型歌手。
其中,為外婆寫歌的創作型才女岳雙羽高居人氣榜榜首,除此之外還有自己填詞作曲的深圳“薛之謙”李文浩,同樣吸引了不少網友紛紛點贊…而這個平臺還有更多這樣懷揣音樂之夢的原創歌手。
事實上,除了來瘋賽區,大音節還在騰訊視頻、聚力音樂兩大平臺開設報名渠道,線下還有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個城市賽區,期待從各個城市的三百多所大學篩選出優秀的選手進入青春音樂學院接受導師的培訓。線下賽區被淘汰的選手,也可以通過來瘋直播再次報名,參加復活賽進入青春音樂學院,最后的前十強,將會進行全國巡演,并有在萬人演唱會表演的機會。
中國大學生音樂節完全面向大學生和畢業三年內的人開放,不設門檻限制,支持原創,只要有音樂的夢想,都可以報名參加。因為每一個擁有音樂理想的原創歌手都值得尊重,每一首好歌,都值得被聽眾聽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