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
重點保障火車站旅客疏運 送完最后一班客人才休息
今年春節,的哥朱曉永感覺是最忙的一年。“除夕是在車上過的,別人是看春晚,我是聽春晚。”朱曉永笑著說,他的替班搭檔請假回老家過年,他就自己頂上,開夜班。當別人一家坐在客廳,其樂融融看春晚時,他開車送客,還特意打開收音機,感受一下年味。
朱曉永說,人多車少,不愁拉不到客。有的客人坐上他的車,不禁感嘆,“師傅真辛苦,大過年也不休息一下?”他卻開玩笑說:“我們要是休息了,你們怎么打車?”
到了正月初一,朱曉永開車多了一份責任——重點保障火車站。朱曉永說,從初一下午起,他就開始重點保障火車站,開到最后一班列車到站。每天,他從火車站接完客人,送到目的地后,又直奔火車站,接著拉客,最多的時候一天來回十多趟。
除夕夜,廈門北站最后一班動車還拉來一兩百名旅客,這引起了交通部門的重視。正月初一,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龔建陽牽頭,召集市運管處、交通綜合執法支隊、公交集團及有關運營部門負責人,緊急召開現場會議,結合今年客流疏運新形勢,進一步調整完善交通保障方案,確保有效應對即將到來的節日客流高峰。
節日期間,三大出租車民營企業坤馳、盈華、聯億和電召車海億公司每家抽調20輛車重點保障火車站,公交集團旗下的海峽、特運順聯、集美控股等出租車公司抽調250輛車重點保障廈門北站。除了這些固定的保障車輛,市運管處還在列車到站15分鐘之前,通過GPS向火車站周邊群發信息,提醒周邊的士前來保障,爭取讓旅客在半小時內打到車。
同時,運管、交通執法部門在廈門火車站、廈門北站、郵輪中心碼頭等人員集中的重點部位,每日安排人員現場值班,及時關注客流變化,適時調整班次,確保有效疏運旅客。
數據
七天旅客吞吐量:
超156萬人次 同比增7%
市交通運輸局昨晚通報,2月18日至24日,我市道路、水路、鐵路、航空等運輸方式共完成旅客吞吐量超過156萬人次,同比增長7%。鐵路運輸旅客到發總量超過75萬人次;航空進出港旅客超過46萬人次。春節期間,我市公交共發班25.55萬班次,運送旅客841.59萬人次,日均投入運力3143輛次,有力保障了廈門站、廈門北站、東渡郵輪中心等重要交通樞紐的客流疏運,以及市民節日出行。
延伸閱讀
新常態:
客流增多保障點增多
運輸形式需求多樣化
據市交通運輸局介紹,今年春節新常態,主要有三大特點:
一是鐵路客流持續增長,而且時間點提前。往年,游客多是過完年才來,而今年春節,除夕就來了。因此,春節期間的交通保障就沒有“喘息”的機會。原來節前重點以送為主,節后轉變為接。而今年,節前剛送完,馬上就轉變為接了。
二是運輸保障點增多。廈門站重新啟用,廈門站、高崎站、北站三站并用,廈鼓航線遷移到郵輪中心,廈金航線集中到五通,對交通運輸生產、安全、穩定和服務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今,不單旅客要接走送好,還要維持良好的秩序。
三是運輸形式需求多樣化。原來重點保障長途客運,現在長途客運完全沒問題,很充足,反過來是公眾出行(出租車、公交車)的交通運輸保障,尤其是許多旅客考慮便捷性,更愿意選擇出租車出行,交通部門組織落實多樣化交通保障壓力增大。
市交通運輸局介紹,春節期間,在全力完成交通保障基礎上,保障到最后一班列車、最后一撥客人,還加強交通秩序管理。節日期間,共出動執法人員861人次,檢查客運車輛3776輛次,累計查處各類違法案件193起,其中客運班車(包車)、旅游包車案件126起、非法營運案件21起、出租車拒載繞道違規案件12起、車輛超限等其他案件34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