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18日訊(閩南網記者 袁靜靜 見習記者 陳燕燕)今天下午4:00,長篇小說《最后的炮戰》作者劉武,在外圖廈門書城一樓活動區舉行首發式暨讀者見面會。
劉武先生在見面會上講話
劉武先生為“英雄小八路”原型何明泉和第一代對外廣播播音員陳女士贈書
“劉武先生立志60歲之前要寫5本書,我認為《最后的炮戰應》應該是最有意義的一部”,華藝出版社劉社長表示,這本書是寫歷史,也是寫劉武先生的人生,以小說的形式為我們傳達那段歷史。“不希望這段歷史沉淀,希望以生動、鮮活的形式呈現出來”,劉社長說,這是劉武先生曾給他的答復。
《最后的炮戰》序的寫作者王志朋老師表示,在讀完這本書后,他最大的感觸是敬畏歷史。在海峽兩岸關系趨于復雜的今天,“要借鑒歷史,走好當下”。王老師曾詢問劉武先生為什么請自己為這本書寫序,得到劉武先生“因為你懂”的回復。王老師把這歸于海峽情節,不忘初心,始終關注臺灣海峽兩岸,歸結為家國情懷,以民族復興為擔當,以祖國統一為己任。
劉武先生對于本書的介紹,“9000人民解放軍登上金門島,除少數人變成俘虜,大部分人都犧牲了”,《最后的炮戰》從金門戰役著手,講述了9年臺海局勢的風云變幻,展現了上世紀50年代海峽兩岸特殊的戰爭、生活氛圍,以及炮火硝煙中的兩岸文化淵源與血脈相連。
《最后的炮戰》的作者劉武,現為中央媒體高級記者。劉武出生于六十年代第二個春天,1976年入伍,1979年考入大學,成為地方大學穿軍裝的“特殊”學生。大學畢業后進入新聞界,15年的廣播經歷、電視臺的5年、報社的7年……在廣播、電視、報紙三大媒體走了一圈后,留下了一堆獲獎證書和百萬字的新聞作品。50歲后開始創作,曾出版長篇小說《現場直播》,立志在60歲前出版5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