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愛玩”的借口,孔笙最終也承認:“其實是想表明一種態度,你的態度會影響他們。你弄得滿頭是沙子,會給大家一個印象,‘這樣做是值得的’。要給演員這樣的概念:大家都在努力做事。如果大家都做得很好,演員也愿意吃苦和受累。因為值得。”
伍式利涉大川
同心同德亨通順遂
搭檔給他的評語:溫暖正義
侯鴻亮曾評價孔笙:“十分孩子氣,在藝術創作上比較固執。在生活中沒有架子,總愛親力親為。”
侯鴻亮說,好多人誤以為是他把大家集結在一起的,其實,在他們團隊里,“大哥是孔笙,我是孔笙的徒弟,李雪也是。”
制片人管錢、導演追求藝術效果,在很多劇組,兩者搞不好會互掐。而孔笙和侯鴻亮合作,導演想著為制片人省錢,制片人惦記著拍攝效果。
兩人為友多年,在提及對方時,充滿朋友間的調侃,從不斷變換的稱呼可見一斑。
孔笙說:“我們配合默契,都把質量放在第一位,如果實在困難了,‘侯老師’會說:沒錢了,頂不住了。我就說,好!我總有辦法的,怎么控制成本。這些年都是這么過來的。”
有人評價孔笙是“成本控制最好的導演”,孔笙笑言不敢當,“都是讓侯鴻亮這種‘奸商’壓榨的,并不是我們的本意”。
孔笙說過:“關鍵時刻,我都覺得拍攝實在太費錢,但制片人一句‘這錢花得值!’讓我覺得特別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