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現實主義”,孔笙眼睛亮了,這個好!
果不其然,他真的把一部女人戲拍成了現實主義,讓它和市場上的“妖艷賤貨”不太一樣,《歡樂頌》也因為這種不一樣而大爆。面對《鬼吹燈》,孔笙的理由是:“我看了電影,玄的東西我們比不過,那就老老實實做事,墓就做一個墓,洞就做一個洞,做實了。”
結果是,《精絕古城》處處充斥著年代氣息,連特效都有真實感??左险f:“既然我們的服裝、化妝、道具、年代感都按照真實的生活呈現,那么我希望特效也是真的,大蝙蝠身上的每一根毛都是拿鑷子粘上去的。”
貳式鴻漸于陸
言循序漸進之利
細節可信,是他拍劇的原則
讓懸浮在空中的劇情“落地”,這種做劇的方式似乎已經鐫刻進了孔笙的骨髓。
為了落得平穩可信,他和團隊一直都是細節控。團隊的核心成員是侯鴻亮、孔笙和李雪,他們仨都不是處女座,卻都被人貼上了處女座的標簽:
拍《戰長沙》時,他們把所有內景拆掉重建,要求眼睛所能看到的每個物件都符合歷史;窗戶拆了重做,理由是“窗花紋路不對,不符合環境”。
拍《偽裝者》時,傳說因為兩邊窗簾拉得不對稱,李雪一定要重拍;地上掉了一粒泡沫,一定要撿干凈了才拍。李雪振振有詞:“不然后期麻煩,抹都抹不掉。”
拍《歡樂頌》時,這種“變態”更是被網友扒個底朝天:劇中,趙醫生的名片一閃而過,網友截圖、放大,按號碼打過去,顯示真是上海的號碼;根據那個號碼添加微信,微信名為“趙啟平”(劇中角色名);安迪和奇點的Facebook是真的;就連安迪在天涯上被罵“小三”,也能在天涯上找到完完整整的道具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