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通航步入發展起步期,安全問題也愈發受到重視。1月2日,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公布了一批行政處罰決定書,8家通航企業和1名維修人員因違規行為遭處罰。據不完全統計,受罰企業問題包括:未及時上報不安全信息;涉嫌超范圍經營;涉嫌超時運行;涉嫌違反總飛行師資質偏離許可實施運行以及違反《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和地面教員合格審定規則》等。
在違規黑名單中,石家莊愛飛客航空俱樂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石家莊愛飛客”)最受矚目。2016年9月15日,該公司在“2016石家莊通用航空展暨愛飛客飛行大會”期間超出經營許可證載明的經營范圍從事空中游覽經營活動,并造成飛機失事,機上4人全部遇難。此后,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也對其涉嫌超出經營許可證范圍從事空中游覽經營活動進行了調查。
行政處罰決定書上明確,以上事實有民用航空行政案件調查筆錄、愛飛客航空俱樂部飛行體驗人員健康申報表、公司營業執照和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等多項證據為證。石家莊愛飛客的行為違反了《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6年第31號)相關規定,華北局決定吊銷它的經營許可證。
近幾年來,我國一直力推通航發展。根據此前發布的《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不過,由于相關規定較嚴格,致使這一行業發展始終被縛住手腳。
為給疲弱的通航產業進一步松綁,去年初民航局正式下發《關于在東北地區開展通用航空管理改革試點的通知》,強調在試點范圍內要簡化通航審批,加強分類管理,先行先試。當時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一試點新政可以說是從民航安全監管角度做了最大放開,有利于通航“飛起來”。
不過,針對通航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民航專家綦琦也坦言,現在制約通航發展的最大障礙就是空域開放推進較緩慢,呼吁未來能加快這一領域的放開步伐。另一方面,對于民航安全運營能力在全球都屬前列的中國民航業而言,如何在保證通用航空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保持高水準的安全監管能力也是一個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