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景區設露天公廁,女性游客撐傘入廁,用雨傘遮擋頂部以免走光。據了解,露天公廁位于重慶洋人街景區內,儼如童話城堡,但頂部無遮擋,從山坡高地向下看,廁所內幾乎一覽無余。
一景區在一處山坡設置了全長850米的童話城堡風格廁所,數百間裝修風格各異的男女廁所令人稱奇,景區也打出了“最牛的廁所”標語。
如何在旅游景區內做好廁所革命?福建永定土樓的經驗或可借鑒一番。
福建永定土樓不僅是5A級旅游景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根據相關規定,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原則上不能新建廁所等建筑物,需要保持整體風貌。如何在世界文化遺產區域內做好廁所革命,福建土樓永定景區著實下了一番功夫。日前,記者一行實地了解了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廁所革命建設情況。
記者一行在福建土樓永定洪坑景區游客服務中心附近,看到了改造后的游客服務中心廁所。記者發現,廁所建筑設計與客家建筑風格和諧統一,十分自然。進入內部,記者眼前一亮,廁所大廳內空間充足,休息區內有電視機、桌椅、綠植,獨立的儲物區有整齊的儲物柜,而且統一采用了原木色裝修,讓人感到舒適愜意。
隨后,記者一行進入土樓景點后發現,所有的廁所都與客家建筑“黃墻黛瓦”的風格十分統一,從外面看都像農家小屋,內部設施卻十分齊全、干凈整潔。
福建客家土樓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賴善彬說:“因為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原則不能新建廁所等建筑物的規定,公司在世遺核心區內因地施策,征或租用村民廁所,按‘外土內洋’的風貌進行改造,既滿足游客和當地村民內急的需要,又有效保持了世遺區內原有風貌,為廣大游客提供方便。”
據了解,自從開展廁所革命以來,福建土樓永定景區根據國家標準,改造了現有的旅游廁所。從建筑外觀、室內裝飾、設施設備等方面充分融入客家元素和生態元素。結合區域內的洪坑及高頭景區自然風光特點,對兩大景區內旅游廁所進行了“生態改造”——在建筑外觀及內設上,結合周邊景觀,對墻體、屋面及內設改造,如黃土色墻漆、木質內設等,將廁所與周邊建筑及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有效保持了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內的原有風貌。在設施設備改進上,對部分廁所進行自然采光、自然通風、燈具節能、感應沖洗等改造,同時,所有旅游廁所均配備三級化糞池,貫徹“綠色、生態、節能、環保”的理念。
以商養廁
記者一行還發現,洪坑景區老牌樓廁所、停車場廁所都配建了小商店,來往的游客可以順路買些日用品及土特產等。
福建客家土樓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標說,永定土樓景區大膽創新“以商養廁”的管理模式,將公廁一旁管理房改造為旅游商品便利店,以協議方式零租金出讓經營權,經營者就是公廁管理員,以其銷售利潤作為廁所管理工資及費用。“這個以商養廁的模式已經運營一年多了,我們的廁所可以獲得全天候24小時的保潔,干凈整潔,沒有異味,獲得游客的高度評價。商店的經營者一般都是從當地招聘的個體商戶,停車場、老牌樓處客流較大,因此廁所小商店的年收入也比較可觀”。
據了解,截至目前,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已經試行建設了2座“以商養廁”廁所。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在廁所建設過程中,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對部分旅游廁所采取BT模式興建,由建設投資商先行墊付資金依規建設,后由景區公司回購,緩解了建設資金瓶頸,又加快了建設進度。逐步實現“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的建設和管理模式。
每廁專人
此次采訪中,記者一行實地察看了景區廁所內部情況,干凈整潔、沒有異味。據介紹,目前游客對景區廁所滿意度不斷提升,很重要的原因是常態管護的不斷加強。
李文標介紹,為加強廁所日常管護,景區重新整編了廁所管理人員和保潔人員,建立軟性管理機制,專人專管,實時根據每個地段廁所人流量的大小定出具體的保潔次數和人數,實行不間斷保潔。通過抓“隊伍中年化、服務標準化、管理精細化、巡查制度化、監督社會化”,達到旅游廁所常態化高標準管護。
李文標特別介紹道,土樓景區實行“每廁專人”,配強配齊管理和保潔人員。按照3A級廁所服務標準培訓、規范操作流程,不間斷保潔和維護設施設備,層層簽訂責任狀,做好日常巡查記錄,并將廁所管理制度及保潔、巡查人員公示上墻,公開監督電話,接受社會監督。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當地廁所管理中十分重視體現客家文化。李文標介紹,景區結合深厚的客家文化、楹聯文化、家訓文化,重點對洪坑、高頭兩大景區內旅游廁所內文明如廁用語及標識進行提升,創新使用客家民間俗語、祖訓家規、楹聯名言等文字替代枯燥的標語,讓旅游廁所不僅僅是景區自然景觀的一部分,也是體現客家文化底蘊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截至目前,永定土樓5A級旅游景區共計修繕整改洪坑景區、高北景區25座廁所(462個廁位),達到3A級標準的廁所12座、2A級的6座、A級2座、村民廁所5座,達到景區游覽環線上每500米一座廁所、每50個游客有一個廁位的要求,尤其是完善了“第三衛生間”,在管理上也采取了很多創新舉措,廁所革命正在不斷深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