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這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歷黃山之后的感慨。
云霧中的黃山
距離第一次上黃山至今已經整整五個年頭了。再上黃山,鏡頭依舊無法表達其壯美。
石壁上的松樹
飄渺的世界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秦朝時也稱黟山,因山色青黑且蒼潤而得名。直到唐代,唐明皇據軒轅黃帝率領左右丞相容成子和浮丘公來黟山修身煉丹﹑乘龍升天之傳說,下詔更名為黃山。
陡峭的石梯
作為全國十大名山之一,中唯一的山岳風景區,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于世,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詩人的山水詩、文人的山水畫,甚至園林和盆景的描摹對象,無不以黃山之景為最高體現對象。
一枝獨秀
黃山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云,廬山之飛瀑,雁蕩之巧石,峨嵋之秀麗。
愛情鎖
奇石
千百年來民間也一直盛傳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說。登上黃山,就象走進了一幅浩瀚雋永的畫卷。
飛來石
“倏忽云煙化杳冥,峰巒隨水入丹青,地連藥鼎湯泉沸,山帶龍須草樹腥。半壁絳霞幽洞邃,一川寒雹古湫靈。霓旌去后無消息,猶有仙韶動俗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