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許多橋,盧浦大橋是繼澳大利亞悉尼海灣大橋之后世界上第二座具有旅游觀光功能的大橋。與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并列,這三座大橋可以說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大橋,每座橋都有它自己的特色,獨特的風景。
盧浦大橋:“長虹臥波”世界之最
盧浦大橋
上海盧浦大橋是當今世界第一鋼結構拱橋,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形橋。它也是世界上首座完全采用焊接工藝連接的大型拱橋(除合攏接口采用栓接外),現場焊接焊縫總長度達4萬多米,接近上海市內環高架路的總長度。盧浦大橋像澳大利亞悉尼的海灣大橋一樣具有旅游觀光的功能。
盧浦大橋的名稱來源于上海兩個區的簡稱——北岸的盧灣區和南岸的浦東新區。黃浦江上更早的三座橋都滿足這個命名原則——南浦大橋連接南市區(后并入黃浦區)與浦東新區,楊浦大橋連接楊浦區與浦東新區,徐浦大橋連接徐匯區與浦東新區。
2003年6月28日建成通車。2007年5月1日盧浦大橋上首次亮燈,橋身呈優美的弧型,如長虹臥波,飛架在浦江之上。盧浦大橋在設計上融入了斜拉橋、拱橋和懸索橋三種不同類型橋梁設計工藝,是目前世界上單座橋梁建造中施工工藝最復雜、用鋼量最多的大橋。盧浦大橋猶如一道美麗的彩虹跨越浦江兩岸,為上海市增添了新景觀、新標志。這座大橋還創下了10個“世界之最”。
盧浦大橋像澳大利亞悉尼的海灣大橋一樣具有旅游觀光的功能。與南浦大橋,楊浦大橋不同,“世界第一拱”盧浦大橋將觀光平臺安在巨弓般的拱肋頂端,不但使觀光高度更高,而且需要游客沿拱肋的“斜盧浦大橋坡”走300多級臺階步行觀光,增加了觀光性、趣味性和運動性。游客乘坐高速觀光電梯直達50米高的盧浦大橋橋面,沿大橋拱肋人行道拾級而上,在“巨弓”背上大約攀登280米,登上100米高的拱肋頂端,站在籃球場大小的觀光平臺中眺望,浦江美景盡收眼底。
由于盧浦大橋位于上海2010年舉辦的世博會會址的中軸線上,因此,鑲嵌在盧浦大橋拱肋上的“桂冠”--拱肋頂部觀光平臺,便是鳥瞰世博會址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最佳景點。
南浦大橋一橋飛架黃浦江
南浦大橋
南浦大橋竣工通車于1991年12月1日,總長8346米,主橋長846米,跨徑423米,通航凈高46米,橋下可通行5.5萬噸巨輪。它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雙塔雙索面斜拉橋,呈“H”形的主橋塔高150米,上有鄧小平同志親筆書寫的“南浦大橋”四個大字。主橋設有6條機動車道,橋面總寬為30.35米,兩側各設2米寬的人行道,游人可乘坐電梯到達主橋,一覽浦江兩岸無限風光。
南浦大橋宛如一條昂首盤旋的巨龍橫臥在黃浦江上,它使上海人圓了“一橋飛架黃浦江”的夢想。大橋造型剛勁挺拔、簡潔輕盈,凌空飛架于浦江之上,景色壯麗。入夜大橋采用中桿照明,主橋用泛光照明,在鋼索的根部有投光燈,將光射到橋塔上,光彩奪目。
“南浦大橋是一座雙塔雙索面斜拉橋,主橋長846米,以一跨423米過江,跨度之大為全國之最。”其浦西的引橋總長3754米,由于受地域空間的限制,浦西的引橋設計成兩個復曲線螺旋狀,其造型猶如盤圓團龍,這在國內外橋梁建筑史上也屬罕見。游客們乘車盤旋而上,如同進入了盤山公路,朝下看大橋下面的花園綠地,走動的人流變得越來越小,車窗外不斷升高的橋體使每個游客都有那種車在橋上走、人在半空游的感覺。
楊浦大橋似巨型豎琴迎風彈奏
楊浦大橋
楊浦大橋位于上海市楊浦區寧國路地區。橋址離蘇州河5.3km,離吳淞口20.5km,與南浦大橋相距11km。該橋是市區內跨越黃浦江、連接浦西老市區與浦東開發區的重要橋梁,是上海市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楊浦大橋是黃浦江上的第二座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雙塔雙索面斜拉橋,大橋以其線條流暢、動感強烈的設計造型橫跨浦江,成為上海的一個門戶特征。楊浦大橋體現了中國建橋技術在最新橋型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
楊浦大橋猶如一道橫跨浦江的彩虹,高達208米的塔柱似利劍刺破青天,無數根排列整齊的斜拉鋼索仿佛一架碩大無比的豎琴迎風彈奏。全橋設計精巧、造型優美、氣勢恢宏,是上海旅游的著名景觀。楊浦大橋位于上海市楊浦區寧國路地區。橋址離蘇州河5.3km,離吳淞口20.5km,與南浦大橋相距11km。該橋是市區內跨越黃浦江、連接浦西老市區與浦東開發區的重要橋梁,是上海市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楊浦大橋挺拔高聳的208米主塔似一把利劍直刺穹蒼,塔的兩側32對鋼索連接主梁,呈扇面展開,如巨型琴弦,正彈奏著巨龍騰飛的奏鳴曲。鄧小平同志親自為大橋題寫了橋名,他以88歲高齡登上楊浦大橋時感慨地說:“喜看今日路,勝讀萬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