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內很多地方都走上了全域旅游的新路子,涌現出以城市全域輻射、全域景區發展、特色資源驅動、產業深度融合、旅游功能區支撐等為代表的新模式。隨著全域旅游產品和業態不斷進步,全域旅游受到越來越多資本的追捧,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近日,國家旅游局發布《2017全域旅游發展報告》,對過去兩年來所取得的成果作了盤點,并曬出全域旅游實施兩年的“成績單”。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國內、入境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場旅游人數達47億人次,旅游消費規模5.5萬億元。2016年全國旅游業實際完成投資12997億元,同比增長29%,比第三產業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高18個百分點和21個百分點,比房地產投資增速高22個百分點。
全域旅游已成為中國經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表示,全域旅游已成為國家戰略,各地全域旅游發展精彩紛呈,涌現出以城市全域輻射、全域景區發展、特色資源驅動、產業深度融合、旅游功能區支撐等為代表的省、市、縣多層級全域旅游推進新模式。
提升示范區創建水平
如今,越來越多的省、市、縣走上了全域旅游的新路子。各地紛紛將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牛鼻子”工程,海南、寧夏、陜西、貴州、山東等許多省區市更是拿出了當年抓農業、抓工業的勁頭。
全域旅游已然實現了由點成線、由線到面的空間布局。《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國家旅游局共批準了兩批500家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總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面積的19%;總人口2.56億,占全國總人口的20%。此外,國家旅游局還批準了海南、寧夏、陜西、貴州、山東、河北、浙江7個省域整體為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
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中旅游優勢產業開始形成。數據顯示,2016年,500家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8億人次,約占全國旅游人次的40.5%,同比增長20%,旅游總收入1.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
對于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李金早說,要嚴格監測考核,實行動態管理,出現嚴重問題的地方要明確予以警告直至撤銷示范區稱號和創建資格。
陜西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高中印表示,陜西省將統籌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統籌抓好國際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建設,統籌抓好旅游改革創新,統籌抓好品質立游強旅,統籌抓好旅游形象提升。
示范區成投資風口
隨著全域旅游的加快推進,旅游業已站上投資的風口。《報告》顯示,在全域旅游發展過程中,各地堅持融合發展、創新發展,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塑造文化個性,提升產品科技含量,提升旅游產品品質,旅游新產品和業態不斷涌現,受到了游客和資本的雙重追捧。
記者注意到,旅游基礎設施、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旅游景區、酒店等成為主要投資方向。據統計,2016年,各創建單位的新增項目達7043個,實際完成投資額3249億元,占旅游投資總額的25%。其中,民營資本投資全域旅游項目達1118億元,占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