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
爨底下村
民居坐落在山谷北側的緩坡上,坐北朝南,占地約1公頃,存院落74個,689間房。一條街道將村落分為上下兩部分。民居以村北的山包為軸心,呈扇面形向下延展。古民居以清代四合院為主體,基本由正房、倒座和左右廂房圍合而成,部分設有耳房、罩房。主要分為山地四合院、雙店式四合院及店鋪式四合院。四合院的附屬建筑主要有門外影壁、門內影壁、門樓、拴馬樁、上馬石、荊芭棚等。民居裝飾有磚雕、石雕、木雕、字畫等,雕刻裝飾多以象征吉祥的花卉、鳥獸為主,如喜鵲、蝙蝠、牡丹、荷花、蓮蓬等,裝飾的主要部位集中于建筑的屋脊、檐口、墻腿口、門墩石、門窗、門簪、門罩、墻壁及影壁等處。受家庭地位、經濟條件等的限制,其裝飾部位、內容及精致程度等均有差異。廟宇建筑主要有關帝廟(大廟)、娘娘廟及五道廟等。廣亮院,村民稱其為“樓兒上”,為川底下地勢最高、居中軸線的宅院。建于清代早期,在清晚期及民國時期有過不同程度的修繕。院內北高南低,相差約5米。南北二進,院落分東、中、西三路,即三個相對獨立的院,構成一個大四合院,共有房45間,院外有圍墻。東路前院正房、中路院正房及西過廳僅存墻體或地基,其他建筑主體完好。
結構
爨底下村
全村結構嚴謹,錯落有致四合院整體精良,布局合理,建筑風格既有江南水鄉窗、樓、室等細節、局部處理上的風韻,又有北方高宅大院恢弘整體的氣勢。石墻山路、門樓院落、影壁花墻,仍能看出當年的精工細作,磚雕、石雕、木雕蘊育著古老的民族文化。灰瓦飛檐、石壘的院墻凝重厚實中透著威嚴、恬淡平和中積淀著深厚的文化,被稱為“京西的不達拉宮”。
旅游
爨底下村民有財神的化身關公廟,有盼子的娘娘廟,有保佑太平的觀音廟,村民們世代相安而息。爨底下村民合著時代的節拍,迎改革創業之風,民俗旅游業蓬勃發展,“農家樂”旅游、服務已成為村民的一種時尚。爨底下村又是京西傳統教育基地、影視基地。
交通
自駕車
門頭溝區雙峪環島右轉到龍泉賓館走109國道按景區標識行走直達景區。
公交車
公交車在蘋果園站乘坐929支線即可,每天兩班直達:07:30,12:30發車;其他時間可坐到齋堂打的15元-20元;
春夏秋盡量別趕上雙休日、節假日去!坐929支擠扁了你!蘋果園到爨底下兩個多小時呢!放心沒人給你讓座!不過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早上早點去!07:00前到蘋果園趕上929支就坐反正都到齋堂!人少就行!到齋堂再打的15-20元!回來相反!冬天你也不會去!冷!
影視作品
電影《投名狀》山寨和結義的外景地都是在爨底下村拍攝。
出行小貼士
旺季:7:00-18:30 (5月4日-10月7日)
景區電話:010-69819333
最佳旅游時間:全年
大約瀏覽時間:全天
門票價格:成人票35元 。
門票價格:一米二以下兒童免費;大、中、小學生持學生證18元/人;老年人持老年證18元/人;免票:持本人記者證、導游證、離休證、殘疾證、現役軍人證一律免票。
延伸》》
》》雙龍峽自然風景區景點攻略 京郊自駕清涼游推薦地 》》國慶北京皇城文化三日游 》》北京京郊紅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