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灣淺淺的海峽開始,臺灣這個名字變成了我們所向往的國境最遠端。“我在這頭,你在那頭。”在登上這片土地以后,終于能理解跨越的這一汪淺淺的海峽包含了多少老一輩離別愁緒的日子。
很多人都有臺灣情結,想去看看侯孝賢電影《悲情城市》那樣的臺灣老一輩的生活,想去看看《一頁臺北》那樣年輕人的小清新生活,也想去看看《海角七號》里來自遠方海岸的那一封信。
總之,這樣那樣在臺灣的故事,都有著說不清的海峽這頭的思念和海峽那頭的鄉愁。
臺北印象
看多了高樓林立,看慣了6排的機動車道,臺北所擁有的別樣都市氣質更符合我想象中城市該有的樣子:不大,但繁華且井井有條;不喧鬧、商業,也不缺少文化氛圍。雖然只在臺北停留了幾天,還是浮光掠影地感受了一次“夏季到臺北來看雨”的美好體驗。
西門町,臺北入夜后的第一站,成為臺灣記憶的第一頁。穿過一個寫著“歡迎來到優質商圈西門町”的牌樓,便正式進入了一條條步行街。其實沒有什么購物目的或美食目的,純粹漫不經心地看看商鋪和廣告牌就足以驅使你的腳步不斷向前。
臺北
每次經過一個路口就會被等待紅綠燈的“小飛俠們”吸引,零散地穿梭在汽車中的機車總顯得特別有趣,瞬間賦予一條很商業的道路生活氣息。還有偶爾出現在眼前的臺版帥哥總會牽著一位即便再熱也妝發完好的臺妹,一切都是那么的賞心悅目。
夜市
師大夜市
在同行“專業”人士的建議下,沒有去聲名大噪的士林夜市,而是選擇了傳說中文藝范兒的師大夜市。
由于師大夜市離臺大和師大都很近,無數當地學生晚上閑來無事便來此逛逛。師大夜市沒有明顯的入口,走到既定區域,隨便走進一個巷子,夜市游就開始了。來這里的人選擇買服裝和文創商品的居多,不過嘗美食是我的首要目標,鹵味、許記生煎包、鹽酥雞要大力推薦,尤其是鹵味的味道至今都縈繞于心頭。
拜大雨所賜,當晚的師大夜市并沒有人潮攢動。還有些濕漉漉的地面,加上小吃攤老板標準的臺語普通話:“同學,右邊排隊。同學,是要小辣嗎?”讓我回到了學生時代,似乎我應該就在旁邊某個學校讀書。
購物
西門町
在臺北最開心的就是買東西了。新光三越一個樓連著一個樓,基本的購物需求在這里都可以解決。臺北101、ATT 4 FUN、微風廣場、新光三越、統一阪急、誠品書店,整個信義商圈的商廈離著都不遠,完全可以一路逛過去,有意來臺北掃貨的話,可以在這一帶安排上整整一天。
除了新光三越的全面,其他商廈都各有側重,ATT 4 FUN就是為年輕人準備的,里面還有日本的東急,各種文創百貨讓人欲罷不能。除了信義商圈,另一個很好逛的地方自然就是西門町了。西門町林立著各種小店,比如韓妝品牌的門店,86小鋪等綜合店,還有海賊王周邊店、書店和唱片店。來臺灣買美妝產品,除了本土的牌子,日韓的牌子也很值得買,價格都很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