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隔街不知處
1990年5月25日一大早,村里人都在忙著插秧,35歲的楊顯福把剛滿月的海燕抱回了家。他什么也沒帶,也沒有什么儀式。
楊顯福有3個兒子,只有老二活了下來,他想要個女兒。得知鄰居家嫁掉的女兒回娘家生了第三胎女娃時,他主動上門說想領養,楊玲玲的母親同意了。
楊顯福記得,在海燕7歲的一個星期天,他帶著海燕去交兩車貨,沒想到近13.6萬元的貨被卷走,楊顯福因此破產還欠下兩萬元外債。同年,海燕和哥哥輟學在家。楊顯福到石獅打工還錢,妻子離家出走,兩個孩子獨自在家的這些年是怎么過的,他說不上來。
2003年,楊顯福離婚,海燕判給他。2005年年初,楊顯福把15歲的海燕帶到石獅身邊打工。海燕賣化妝品,楊顯福做水泥工。父女倆的租房只隔一條街,走路3分鐘,但他不知道海燕具體住在哪個屋。
海燕17歲時,楊顯福送她去東莞弟媳廠里學打字,但沒多久海燕就跟工友打架,一個人跑掉了。海燕換了電話號碼,失聯了兩年,誰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直到她再次回石獅找養父。
楊顯福一天要干十幾個小時的活,海燕很少找他,兩人很少交流。外出打工十幾年,父女倆只在去年大年初三回過一趟四川。
“女兒年齡小,捐了器官,就剩一個空架子,這樣太殘忍了。”在重癥監護室外睡了3晚,楊顯福終于想通了院方的建議,同意捐獻她身上有用的器官,“希望女兒的器官捐個好人家,好好享點福”。
前天下午3點多,在泉州宏福園殯儀館,楊顯福送了海燕最后一程。
“安心睡吧,爸爸帶你回家”,楊顯福決定把女兒的骨灰帶回四川老家,葬在屋后頭的山上。
4月26日上午,海燕的叔叔楊全琳向海都記者提供一份由湖濱派出所開具的證明顯示:家屬對自殺死因無異議或疑議,同意將遺體交由家屬自行處理。
三年自殘了3次
說起他們的愛情,賀云說,有點偶然。
2014年正月初一,他沒有回家過年。在石獅市龜湖公園溜冰場,陌生的兩人第一次打了照面。當晚,兩人再次在溜冰廠偶遇。
“有個人站在路邊,喂喂喂地喊我。”當晚溜完冰,賀云騎車回家的路上,海燕站在路邊朝他招手,主動上前打招呼,說兩人在溜冰場一天就碰到兩次。
就這樣,第三次的相遇,兩人互相留下聯系方式,然后加QQ。都是四川老鄉,兩人都對彼此萌生好感。“我們是日久生情,后來兩個人都互相離不開。”賀云說,兩人很快成為男女朋友。
相處的這3年,兩人也多次因瑣事吵架。2014年夏天時,在石獅玉湖社區無線網吧樓上的租房里,賀云遲回又深夜出去,第二天8點他和表哥打開房門,海燕在租房用刀片割脈,他和表哥將她抱到華僑醫院包扎、救治,所幸發現及時,沒有大礙。2016年,賀云生日,海燕喝醉與友人拌嘴,回到租房不滿男友沒有幫她說話,再次自殘。
賀云說,4月15日那天海燕本意不是想自殺的,只是她手上的玻璃太鋒利,又割到大動脈。“我們倆吵架都要自己贏,海燕會做出傷害自己的事,可能是想用血、用痛、用大吵大鬧來引起別人的關愛、退讓。”
愛在心頭口難開
小向是海燕在石獅5年的閨蜜,兩人無話不談。
小向比海燕小6歲,海燕總是像姐姐一樣照顧她。她找的男朋友吊兒郎當,海燕會勸他分手,告訴她要保護好自己。在她眼里,海燕是個仗義的人,即使自己身上沒有多余的錢,也會借錢給她應急。
她說,海燕唯一讓人不放心的是性格有些暴躁,一旦有人說了她不好,她會立即發火。小向覺得,海燕這一性格與她的成長經歷有關。海燕只讀到3年級就輟學了,家人也極少關心過她,她從小缺愛,一旦覺得受到傷害,就會奮起反抗,甚至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去引人關注。
小向覺得,海燕是很愛她養父的,在她養父生日時,海燕發了朋友圈:自己長大了,您卻老了,2016年祝老爸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越來越年輕!還配上養父和自己的照片。但海燕的養父沒有微信,海燕不擅長也不會當面向養父表達自己的情感。(海都記者 黃曉蓉 李昌乾 攝影 呂波 視覺 方立祺 龔長旺 編輯 沈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