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孫崧樵故居望去就是孫崇故居
名人故事四處傳頌
孫湛在崧山村內是位大名人,他的故事在村里四處傳頌。據《惠安縣志》介紹,孫湛,諱胤武,字伯震,惠安崧山楊厝人。胤武自幼天資聰敏,性格剛毅。天啟五年(1625年),胤武進京會試,以高超武藝震驚四座,但因其性格耿直,得罪閹宦魏忠賢,被視為異己,結果開榜時只屈居第十九名武進士。后來胤武被貶為甘肅旗鼓中軍,他憤而不就。毅宗朱由檢繼位后,魏黨灰滅。
皇帝思得良臣輔佐,乃循例舉行殿試。崇禎元年(1628年),胤武不顧年事已高,再次入都應試,殿試時對答精辟,崇禎帝御批其為“御覽對策天下第一名”,但當時狀元已定,崇禎帝乃賜其回惠安“跑馬圍埭為稅田”,并授江南銅山參將之職。任職期間,胤武勤于王事,保境安民,深受百姓愛戴,晉為昭遠將軍。
他同時在家鄉籌募訓練鄉勇,在崇武至惠安之要沖大坪山的九嶺設十八寨(現遺址尚存),用于防患倭寇。不久,聽聞清兵外擾,京都告急,胤武毅然典賣跑馬地稅田,攜款赴京,擬紓國難。但半途聽聞明亡消息,被迫折返故鄉。
清廷以高官厚祿誘胤武出仕,均遭嚴詞拒絕:“我乃堂堂明臣,豈肯投敵鬻官,遺臭萬年?”最后,胤武遭清軍殺害,“朱袍象笏,怡然就縛,殉節于現洛陽梅嶺嶺頭”。現崧山洋厝自然村有孫胤武故居,內掛進士匾一塊,供奉孫胤武金身一座。孫胤武家喂馬的石槽,同樣得到保存,該石槽有一兩米長,現藏于一民居內。
“大坪老爹”孫文圻故居還有其后人居住
孫湛(胤武)的父親孫成宗是縣學秀才出身,生四子。長子是胤武;次子孫炎龍,明萬歷卯午(1618年)、天啟辛酉(1621年)兩科武舉人,先后出任天津學政、潮州左營守備、正四品指揮僉事等職,誥授廣威將軍;三子灝,萬歷己酉(1609年)與胞兄孫胤武同榜中武舉人,敕授昭信校尉;四子孫汲,為縣學秀才。埔塘孫氏家廟有“兄弟同榜匾”,即是褒揚崧山楊厝孫胤武四兄弟的。
除孫家四兄弟外,崧山村出名的人物還有不少,包括孫珩(孫蘭陔)、孫文圻、孫嶐、孫墫等;近代還有歸國華僑、抗日志士孫易彬,在國難危急之際,于1938年從菲律賓回國參加抗戰,歷任太行軍區司令部作戰參謀、晉冀魯豫第九縱隊作戰副科長、十五軍軍務科長、南京軍事學院教員和哲學教授會成員、貴州省安順軍分區副政委、南京高級步兵學校黨史教研室副主任等職,1980年以正師職離休,并被授予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還有名醫、愛國詩人孫崧樵等杰出人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