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起了。走,廣場跳舞去!”泉州市泉港山腰街道錦川村文體活動廣場上再次響起跳舞集結號。只要天公作美,每天晚飯后,村民都會循著音樂聲陸續聚集到廣場。廣場上不僅有激情四射的健身舞者,還有一撥大媽大嬸閑坐話家常,孩子們也在寬敞干凈的水泥地上追逐嬉戲。不一樣的群體,不一樣的活動,但是幸福的神態是一樣的。
錦川村文化活動廣場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基礎設施齊全,右邊是700多平方米的籃球場,后面是700多平方米的足球場,左邊是公共衛生間。廣場上還安裝了宣傳欄、宣傳牌,配備了健身器材,錯落有致,美觀大方。
在廣場醒目位置,有一條百米黨建文化走廊,設置十個宣傳模塊,圖文并茂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鄉村振興戰略,展示鄉村地域特色、黨建亮點、鄉村組織發展成果,將黨建宣傳教育工作融入到群眾的日常生活中,豐富基層黨建文化內涵,造濃鄉村組織振興氛圍,讓黨建引領作用更凸顯。
建設文體活動廣場,不僅極大提升鄉村顏值,也讓村民們在茶余飯后有了一個休閑好去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廣場所在地,原本是一片廢棄的田地,野草叢生。如今,寬敞整潔的水泥廣場和籃球場、足球場,親歷著荒地變樂土的華麗轉身。廣場周邊的墻體上,刻上村民規約、禮儀孝道和文明新風圖片,大力倡導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家庭和睦、鄰里團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廣場是村民常相聚的地方,或在石椅上坐一坐,歇一歇,或是利用健身器材運動運動,或是分享一下高興事,聊一下工作、家庭,其樂融融。
廣場也是孩子們的樂園,寬敞的地方給他們提供了玩??臻g,籃球、健身器材是孩子們課后放松的“減壓器”,還有青年的村民在廣場上“遛娃”。
夜晚的廣場最熱鬧,男女老少齊出動,廣場舞是夜晚的亮點。經過多年現場“歷練”,跳舞者由最初的羞澀拘謹變成了自然大方,觀眾越多,跳得越起勁。現在,看舞、跳舞是錦川村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內容,是他們卸去疲勞、愉悅心情的開心劑。
一個小小的廣場,在基層農村播下了一顆精神之種,茁壯成長為鄉村振興大樹。
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文化振興,離不開點點滴滴。錦川村文體活動廣場是山腰街道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山腰街道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精神文明建設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抓引領、育新風、激活力,為建設美好泉港提供強大精神動力。